在英國《外國直接投資》雜志舉辦的“2005—2006年度亞洲最佳展望城市”評選活動中,澳門被評為亞洲“最具經濟發(fā)展?jié)摿Τ鞘小薄?/p>
澳門回歸以來,在博彩業(yè)經營權開放、內地開放個人游、內地與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等一系列重大經濟政策、措施的拉動下,失業(yè)率由2000年的6.8%下降至2006年6月的3.8%,2002年至2004年經濟增長率連續(xù)3年超過10%,2005年仍然達到6.7%的實質增長,澳門人均GDP已達到2.4萬美元。與此同時,澳門特區(qū)政府的財政收入也從1998年回歸前的107億澳門元,增加到2005年的230億澳門元。
澳門回歸后的發(fā)展成果,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同。2001年3月,世界貿易組織對澳門進行了每6年一次的貿易政策審議,認為澳門是“世界上貿易和投資政策最自由開放的地區(qū)之一”;2003年2月與10月,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投資服務公司兩度調升澳門整體信貸等級;2004年7月歐盟委員會向歐洲議會提交的《澳門特別行政區(qū):2003年年度報告》中,將澳門稱為“中國與葡語國家貿易合作服務平臺”。(記者 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