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已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保護價值得到了世界的認可,這是正在立陶宛維爾紐斯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0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今天傳出的消息。
大熊貓作為中國的國寶,是備受全世界關注和珍愛的動物,也是世界野生動物保護的旗幟和標志。“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作為中國此次申報的唯一一個自然遺產項目,位于成都平原與青藏高原之間的邛崍山脈,涉及四川省12個縣市,覆蓋8個自然保護區(qū)和九個風景名勝區(qū),面積9245平方公里。這里保存了全世界30%以上的野生大熊貓,是全世界最大最完整的大熊貓棲息地,是全世界大熊貓種群分布的主體,是全世界溫帶區(qū)域中植物物種最豐富的區(qū)域。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不僅是地球歷史與地質特征研究的典型區(qū)域,是陸地生態(tài)系統和生物過程研究的重點區(qū)域,也是自然景觀和美學景觀集中的區(qū)域,是生物多樣性與瀕危物種棲息地的全球性典型代表。
至此,四川省已有五項世界遺產,世界遺產數量位居全國首位。(記者張玉玲)
[新聞鏈接]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生活著全世界30%以上的野生大熊貓,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貓棲息地。
2004年,中國政府正式向聯合國申報“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項目。2005年,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在南非德班舉行的第2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正式被列為2006年第30屆世界遺產大會中國唯一的自然遺產審議項目。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申報成功后,中國已有32處文化遺址和自然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數量居世界第三位,僅次于西班牙和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