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長沙1月8日電(記者劉文杰、蘇曉洲)記者從湖南省環(huán)保局獲悉,湘江鎘污染帶前鋒已于8日凌晨流過長沙。長沙飲用水源地水質鎘超標倍數(shù)由7日的最高超標4倍下降到8日14時的1倍多,各水廠出水全部達標。位于長沙市區(qū)下游的望城縣水廠8日11時鎘超標2.14倍,出水達標,而岳陽市湘陰縣暫沒有檢出鎘超標。
由于長沙、湘潭、株洲三城市之間江段距離短,株洲霞灣港至長沙最上游兩個水廠只有75公里,加上正值枯水季節(jié),水體自凈能力減弱,這次污染事故威脅湘潭、長沙兩個城市居民飲水安全。
事故發(fā)生后,湖南省委、省政府緊急協(xié)調株洲、湘潭、長沙三市政府,采取了停止施工、投放石灰、加大下泄水量、全天候監(jiān)控、商討制訂事故善后處置方案等措施。環(huán)??偩謱<以?日趕到株洲處理善后事宜。
到7日19時,湘潭市19家排鎘企業(yè)全部停產到位,株洲、湘潭、長沙、岳陽等市環(huán)保部門加強湘江水質監(jiān)控,確保居民用水安全,力爭將污染的影響降到最低。
此次湘江污染事故主要是由于1月4日株洲市霞灣港清淤治理工程擅自施工和未采取適當防范措施,導致含鎘廢水排入湘江,湘江株洲霞灣港至長沙江段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鎘超標,湘潭、長沙兩市水廠取水水源水質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