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特大一级大片_藏经阁试看120秒_黄色片A级免费看_操人视频在线

  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tài)>> 部門信息
 
把關(guān)國門 敢于亮劍—2013全國口岸首次截獲TOP10
中央政府門戶網(wǎng)站 www.afdelivr.top   2014年01月03日 09時20分   來源:質(zhì)檢總局網(wǎng)站

    隨著全球化不斷深入,往來我國與世界各地的貨物、人員、郵寄物品呈高速增長態(tài)勢,我國面臨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公共衛(wèi)生等國門安全風險顯著增加。

    回首2013年,國門衛(wèi)士恪盡職守,嚴格把關(guān),憑借一雙雙火眼金睛,在國境口岸截獲有害生物4723種607622次。其中,檢疫性有害生物335種53405次,一般有害生物4388種554217次。這里面,有的是全國口岸首次截獲的新品種,有的是地方口岸首次查獲的新疫情。

    當新年的曙光照進國門,我們聚焦2013全國口岸首次截獲相關(guān)報道,從側(cè)面反映檢驗檢疫工作,總結(jié)檢驗檢疫成績。既然是聚焦,就要尋找亮點;既然是亮點,就要更具權(quán)威。因此,我們請教了中國檢科院的專家,最終甄選出10條重大疫情首次截獲事件。

    在篩選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任何一次疫情截獲都在考驗檢驗檢疫工作能力和檢測實力。從口岸堆場到海上貨輪,從悶熱的集裝箱到寒冷的儲物倉,處處都留下檢驗檢疫人一絲不茍工作的身影。

    回顧2013,我們心有慰藉;憧憬2014,我們信心滿懷。

    廣東南海

    截獲鼠尾蒺藜草

    事件回放:8月,廣東南海檢驗檢疫局從一批來自阿根廷的進境羊毛中,截獲檢疫性雜草鼠尾蒺藜草。該雜草為我國口岸首次截獲的檢疫性雜草。

    檢疫檔案:鼠尾蒺藜草為禾本科蒺藜草屬(非中國種),多年生雜草,主要分布于美國、墨西哥等國家,在南美洲也很常見,在我國沒有分布。蒺藜草屬(非中國種)是谷物、甘蔗、棉花、大豆、紫花苜蓿、咖啡、可可和果園、葡萄園的有害雜草,刺苞還可直接傷害人、畜,是很難防治的一類雜草。同時,該雜草也是我國進口阿根廷大麥雙邊議定書上重點關(guān)注的檢疫對象。

    寧波截獲可可花癭病菌

    事件回放:4月1日,寧波檢驗檢疫局從進口日本羅漢松種苗上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可可花癭病菌Nectria rigidiuscula Berk.et Broome。5月31日,經(jīng)中國檢科院復(fù)核,確認為我國首次截獲該病菌。據(jù)悉,這也是國際上首次在原非寄主植物上截獲該檢疫性有害生物。寧波局認真策劃組織驗證試驗,經(jīng)過實驗證實可可花癭病菌可以侵染羅漢松,造成生長點壞死,試驗結(jié)果得到中國檢科院確認。

    檢疫檔案:可可花癭病菌屬于我國禁止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能夠造成可可、芒果、三葉膠屬(Seringa)、咖啡、水稻、玉米、豆科、榴蓮樹、印度棗、蓮霧、鱷梨、橡膠、番茄枝科、漆樹科、夾竹桃科、木棉科、大戟科、錦葵科、??频榷喾N寄主植物根腐,堵塞維管束,在枝條上形成癌腫,造成萎焉、畸形,影響植株生長。在世界范圍內(nèi)分布廣泛,能夠危害多種植物,可通過種苗遠距離傳播擴散。

    江蘇南京

    截獲歐芹殼針孢葉斑病菌

    事件回放:3月14日,一批埃及進境植物源性調(diào)味料(歐芹、羅勒葉)從南京口岸進境。在現(xiàn)場檢驗檢疫過程中,江蘇南京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大量雜草種子和病害危害狀,進行針對性取樣后送檢。經(jīng)鑒定,歐芹攜帶有檢疫性有害生物歐芹殼針孢葉斑病菌,羅勒葉攜帶檢疫性有害生物菟絲子屬。同時,工作人員還截獲了稷屬、交鏈孢屬等一般有害生物。其中,歐芹殼針孢葉斑病菌為國內(nèi)首次截獲。按照相關(guān)規(guī)定,南京局對該批貨物作了退運處理。

    事件追蹤:該批進口埃及調(diào)味料共兩個集裝箱,歐芹重5000千克,羅勒葉重6000千克,是經(jīng)過簡單晾曬、打碎以后的調(diào)味料,用于牛排、意大利面、魚、肉、烤雞等西餐澆汁的調(diào)味料,主要流向是西餐廳和高檔飯店。

    山東青島

    截獲洋蔥腐爛病菌

    事件回放:2月5日,山東青島檢驗檢疫局從一批進口韓國大花蕙蘭中,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洋蔥腐爛病菌(Burkholderia gladioli pv.Alliicola)。該疫情為我國口岸首次截獲。該批貨物共計5000株、貨值1.25萬美元,青島局對其實施封存并按相關(guān)規(guī)定作了銷毀處理。

    檢疫檔案:洋蔥腐爛病菌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亞、美國、新西蘭和亞洲的日本、韓國、印尼等國,其廣泛寄藏在洋蔥、郁金香、水仙、鳶尾花等多種經(jīng)濟植物種子或球莖中,隨種苗的貿(mào)易調(diào)運進行遠距離傳播擴散,引起蔥屬植物產(chǎn)生洋蔥球莖軟腐病。作為種傳的植物病原細菌,其田間發(fā)病可導(dǎo)致洋蔥九成的產(chǎn)量損失;貯藏期發(fā)病可導(dǎo)致洋蔥整倉腐爛,危害性極大。

    江蘇連云港

    截獲墨面雙棘長蠹

    事件回放:9月26日,江蘇連云港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在查驗一批進境越南木薯干時,截獲谷蠹、雙棘長蠹、倉潛、赤擬谷盜、長頭谷盜、黑菌蟲、咖啡豆象、小蕈甲等多種有害生物。其中,1頭雙棘長蠹經(jīng)實驗室鑒定,為雙棘長蠹(非中國種)。后經(jīng)中國檢科院確認,為墨面雙棘長蠹(Sinoxylon artatum),該檢疫性有害生物在全國口岸尚屬首次截獲。

    檢疫檔案:雙棘長蠹屬于大長蠹亞科大長蠹族,全世界約50種。該屬的非中國種全是檢疫性有害生物。墨面雙棘長蠹食性較雜,主要為害原木、板材、家具、儲糧、干物質(zhì)等,是木材和倉儲物的重要害蟲,可通過寄主和交通運輸工具作遠距離傳播,危害范圍和程度巨大。

    浙江嘉興

    截獲愛氏材小蠹

    事件回放:9月,浙江嘉興檢驗檢疫局乍浦辦事處在進口菲律賓南洋楹木板材(濕材)上截獲材小蠹。經(jīng)鑒定,確認其為我國禁止進境的檢疫性有害生物愛氏材小蠹。這是全國首次截獲此種有害生物。這是2013年,浙江檢驗檢疫系統(tǒng)第四次在全國范圍,從入境菲律賓板材中首次截獲新的檢疫性有害生物。

    檢疫檔案:愛氏材小蠹寄主主要是龍腦香科、殼斗科植物,包括赫氏棒果香、龍腦香、雙翅龍腦香等樹種。它以鉆蛀木材組織為食,影響樹木的長勢和經(jīng)濟價值。愛氏材小蠹主要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目前已經(jīng)報道的分布國家(地區(qū))有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幾內(nèi)亞島、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島、所羅門群島。

    廈門海滄

    截獲云杉粗鞘墨天牛

    事件回放:9月11日,從廈門海滄檢驗檢疫局傳來消息,該局工作人員在現(xiàn)場查驗一批來自德國的集裝箱貨物時,截獲一只體型狹長的黑色天牛。經(jīng)廈門檢驗檢疫局技術(shù)中心動植物實驗室鑒定,確認為云杉粗鞘墨天牛。這是全國口岸首次截獲該類有害生物。據(jù)調(diào)查,該批集裝箱貨物為焊粉,裝載于1個40尺的集裝箱內(nèi),共重21.6噸,分別裝放于帶有IPPC標識的20個木托盤上。發(fā)現(xiàn)這一情況,海滄局第一時間依法對該批進口貨物實施熏蒸除害處理。

    檢疫檔案:云杉粗鞘墨天牛屬鞘翅目葉甲總科天??颇炫伲:O大。其危害主要發(fā)生在針葉樹(特別是云杉屬,稀有冷杉屬或松屬)的大直徑樹干,幼蟲在樹皮下和剛死的樹或病樹的大直徑樹干的木材中取食,而成蟲則在寄主植物上取食嫩枝和針葉。它是林業(yè)生產(chǎn)、作物栽培和建筑木材上的重要害蟲,檢出并截獲該類檢疫性有害生物具有重要的檢疫意義。

    廣東廣州

    截獲尼日利亞草

    事件回放:10月,廣東廣州機場檢驗檢疫局快件轉(zhuǎn)運中心從來自尼日利亞的一批芝麻樣品中截獲多種雜草子。經(jīng)廣東檢驗檢疫局植檢實驗室鑒定,確定其中含有尼日利亞草,為我國口岸首次截獲。廣州機場局按照規(guī)定,對該批芝麻種子進行了無害化銷毀處理。

    檢疫檔案:尼日利亞草原產(chǎn)自非洲,屬于禾木本科,蒺藜草屬,具有入侵性強,繁殖快,降低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的特點,是多種農(nóng)作物的天敵。

    江蘇太倉

    截獲榛梢木蠹象

    事件回放:7月16日,江蘇太倉檢驗檢疫局動植檢科檢疫人員在檢驗檢疫一批來自美國馬薩諸塞州的集裝箱白松原木時,發(fā)現(xiàn)一種活體木蠹象。7月30日,經(jīng)江蘇檢驗檢疫局植檢實驗室鑒定,確定為檢疫性有害生物榛梢木蠹象。8月5日,中國檢科院專家確認,這是全國口岸首次截獲榛梢木蠹象。

    檢疫檔案:榛梢木蠹象屬于鞘翅目象甲科木蠹象屬,目前主要分布在北美地區(qū),危害2米至6米高的松樹、杉樹及木質(zhì)包裝、墊木等。木蠹象屬的種類自然傳播同該種的飛行特點有關(guān),一般其飛行距離小于100千米。國際間,最可能由活針葉植物包括圣誕樹攜帶傳播。一些種類(如白松木蠹象、榛梢木蠹象)僅危害幼樹,不能通過木材攜帶。在殘留的樹皮下,木材表面及木材中有攜帶“嵌木繭”的可能性。

    廈門海滄

    截獲尖頭旋蝸牛

    事件回放:4月,廈門海滄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在檢驗一批進口法國煅燒氧化鋁時,截獲有害軟體動物蝸牛。經(jīng)國家軟體動物檢疫鑒定重點實驗室復(fù)核確認,為尖頭旋蝸牛。這是全國口岸首次截獲該類檢疫性有害生物。同時截獲的還有蠕蟲尹氏蝸牛和大蝸牛。其中,蠕蟲尹氏蝸牛為危險性有害軟體動物,是福建口岸第二次截獲。

    檢疫檔案:尖頭旋蝸牛屬于雜食性有害生物,幼螺主要取食各種腐殖質(zhì),成螺以各種綠色植物為食,取食莖葉和果實,啃食樹皮,是近年來國際上備受關(guān)注的檢疫性有害生物。該螺原產(chǎn)于西歐地區(qū),后傳入地中海東部、澳大利亞等地,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人類健康具有重大潛在威脅,尤其對禾谷類作物、柑橘和葡萄類水果以及豆科牧草危害特別嚴重,已被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列為重點檢疫對象。尖頭旋蝸牛不需特定寄主植物,凡接觸過該螺的物品都有可能成為傳播媒介。需要注意的是,該蝸牛也是人畜共患肺吸蟲的中間寄主,嚴重危及人類和家畜的健康。 

 
 
 相關(guān)鏈接
· 全國口岸首次截獲溝脛天牛亞科一種和長蠹科一種
· 國家質(zhì)檢總局消息:我國口岸首次截獲巴布拉旋蝸牛
· 國家質(zhì)檢總局:我國口岸首次截獲黑絲盾蚧
· 質(zhì)檢總局:首次截獲愛氏材小蠹 屬檢疫性有害生物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lǐng)導(dǎo)活動 人事任免 網(wǎng)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wù)要聞 執(zhí)法監(jiān)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guī) 央企在線 新聞發(fā)布 應(yīng)急管理 服務(w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