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起航
劉賜貴為科考隊授旗,并宣布起航
6月10日上午,“向陽紅09”船搭載著“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從江蘇省江陰市起航,奔赴南海和太平洋執(zhí)行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任務。國家海洋局局長劉賜貴,江蘇省委常委、無錫市委書記黃莉新,江蘇省副省長徐鳴出席起航儀式。起航儀式由國家海洋局副局長、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fā)協(xié)會(以下簡稱中國大洋協(xié)會)理事長王飛主持。
起航儀式上,劉賜貴向現(xiàn)場總指揮劉峰授“蛟龍”號試驗性應用科考隊隊旗,向“向陽紅09”船船長陳存本授中國大洋31航次科考隊隊旗,并宣布“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起航。劉峰報告了科考隊準備情況。
起航儀式前,劉賜貴、黃莉新、徐鳴等登上“向陽紅09”船,視察“蛟龍”號試驗性應用準備情況。
據(jù)悉,由中國大洋協(xié)會組織的中國大洋31航次是“蛟龍”號開展試驗性應用的首個航次,航次分為三個航段實施。第一航段在南海進行長基線定位系統(tǒng)的功能試驗,并開展深??茖W研究;第二航段在東北太平洋中國大洋協(xié)會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區(qū),重點開展近底生物調查、地質取樣、海底攝像及海底沉積物劑量反應試驗等;第三航段在西太平洋中國大洋協(xié)會富鈷結殼申請區(qū),利用照相、攝像、聲學地形測量等,進行近底測量和取樣,獲取海山區(qū)環(huán)境參數(shù)。
開展試驗性應用除了進一步加強人機磨合外,其科學目標相對明確。與海試不同,除潛航員外,本航次將安排科學家下潛。通過報名、選拔、培訓,有14名科學家通過考核,具備了下潛的條件。出于安全考慮,科學家的主要任務是水下觀測,協(xié)助潛航員完成近底作業(yè)。
參加起航儀式的還有,國家海洋局、中船重工集團、中國科學院、江蘇省、無錫市及江陰市相關部門和單位的代表,“蛟龍”號試驗性應用咨詢專家組成員,各參航單位和科考隊員家屬的代表。(高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