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民政部門獲悉,清明小長假天津市各個祭掃場所迎來祭掃市民突破100萬人次。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與過去相比,市民在祭掃方式上發(fā)生了許多變化,文明祭掃活動越來越受市民的歡迎。
4月4日至6日,連續(xù)舉辦九年的“都市文明 集體共祭”活動在第一、第二殯儀館舉行。潔白的菊花,搖曳的燭光,舒緩低沉的月光曲,感人至深的共祭詞……在文明肅穆的氛圍中,祭掃者寄托對逝者無限的懷念和哀思?!皬?005年,集體共祭活動啟動至今,參與人數(shù)逐年增加,已有10萬人次參與其中?!笔忻裾謿浽崾聵I(yè)管理處處長王光華介紹。
4月4日9時30分,渤海42號浮標附近海域,參加“都市文明 海上集體共祭”活動的80余名家屬將片片白菊撒入大海,紀念長眠在渤海灣的親人?!斑@是我們專門為那些選擇海葬的逝者特意舉辦的祭奠活動?!蓖豕馊A介紹,自1990年起,本市開始組織市民參加海葬活動,共舉辦骨灰撒?;顒咏?00期,已有近萬具骨灰撒入大海,相當于節(jié)省近萬平方米墓葬用地。
4月4日,伴隨著幽靜的安魂曲,147名逝者的骨灰被安葬到永安公墓的環(huán)保安葬區(qū)。“骨灰盒埋入土地里,3到6個月后便會與大地融為一體?!庇腊补构ぷ魅藛T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