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特大一级大片_藏经阁试看120秒_黄色片A级免费看_操人视频在线

  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tài)>> 部門信息
 
測土配方施肥做好“加減法”——訪農業(yè)部葉貞琴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afdelivr.top   2011年12月26日 16時32分   來源:農業(yè)部網站

    今年糧食實現“八連增”,科學施肥“功不可沒”。自2005年國家啟動測土配方施肥項目以來,為14億畝耕地進行了“體檢”,為12億畝農作物設計了“營養(yǎng)套餐”,惠及農戶1.7億戶。這些“營養(yǎng)套餐”的效果怎么樣?如何讓“營養(yǎng)”更合理,利用更充分?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農業(yè)部種植業(yè)管理司司長葉貞琴。

    記者:針對過量施肥、盲目施肥、肥料利用率偏低等問題,2005年國家啟動了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實施7年來,項目進展情況如何?

    葉貞琴:在財政部大力支持下,7年來中央財政累計投入57億元,項目縣(場、單位)達到2498個,基本覆蓋所有農業(yè)縣(場),實現了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由試點到“全覆蓋”的歷史性跨越。作為農業(yè)生產上的一項單項技術,測土配方施肥覆蓋面之廣、影響面之大,在我國歷史上尚屬首次。

    截至目前,項目在三方面取得了明顯進展:

    一是全面開展取土化驗,基本摸清了我國耕地土壤的“家底”。各地利用測土數據開展耕地地力評價,建立了縣域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tǒng),初步摸清了1857個項目縣(場)14億畝耕地土壤養(yǎng)分狀況。這是繼1979年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之后,首次對全國耕地土壤進行“全面體檢”,為因土種植、因土施肥提供了科學依據。

    二是合理安排肥效試驗,建立了主要農作物的施肥指標體系。通過25萬多個田間肥效試驗和校正試驗,各項目縣(場)初步摸清了土壤養(yǎng)分校正系數、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參數,基本掌握了水稻、小麥、玉米、馬鈴薯等主要作物需肥規(guī)律,歷史上首次建立了縣域糧食作物施肥指標體系。

    三是科學制定施肥方案,普及了科學施肥技術。各地在取土化驗和田間試驗的基礎上,科學設計作物“營養(yǎng)套餐”,并通過“配方卡上墻、示范片進村、培訓班到田、觸摸屏進店、配方肥下地”,幫助廣大農民掌握合理的施肥數量、施肥結構、施肥時期和施肥方法,使農民科學施肥意識明顯增強。據對農戶抽樣調查,在小麥、水稻和玉米生產中,分別有77.4%、69.0%和66.4%的農戶采用了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記者:我在農村采訪時,老百姓對測土配方施肥稱贊有加,請問其效果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葉貞琴:作為一項科學施肥技術,測土配方施肥實施效果非常明顯,對促進糧食穩(wěn)定增產、農業(yè)節(jié)本增效、農民持續(xù)增收和節(jié)能減排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可以用“雙增、雙節(jié)、雙優(yōu)、雙提”來概括。

    一是實現了作物產量和農民收入“雙增”。據對農戶抽樣調查,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田塊,小麥、水稻、玉米畝均增產3.7%、3.8%、5.9%,增收30元以上;蔬菜、果樹等園藝作物畝均增收達100元以上。在河北衡水,農民告訴我說,化肥用量沒增加,莊稼產量增很多,測土配方施肥真好!

    二是促進了生產成本和資源消耗“雙節(jié)”。據統(tǒng)計,測土配方施肥示范區(qū)一般每畝減少不合理施肥量1-2公斤(折純,下同)。按此推算,截至2011年,全國累計減少不合理施肥700多萬噸,相當于節(jié)約燃煤182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730萬噸。同時,減少氮、磷流失6%-30%,有效減輕了面源污染。

    三是加速了施肥結構和肥料產業(yè)結構“雙優(yōu)”。通過項目實施,基本摸清了我國氮磷鉀肥農業(yè)需求,為防止氮肥、磷肥產能盲目擴張及鉀肥資源配置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促進了肥料產業(yè)、施肥結構優(yōu)化調整,配方肥施用比例逐步上升,氮肥用量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初步控制。

    四是推動了科學施肥水平和肥料利用率“雙提”。通過項目實施,農民科學施肥意識明顯增強,農民重化肥、輕有機肥、偏施氮肥等傳統(tǒng)觀念正在發(fā)生變化。據對農戶抽樣調查,在小麥、水稻和玉米生產中,分別有77.4%、69.0%和66.4%的農戶采用了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綜合各地試驗示范數據測算,測土配方施肥與農戶習慣施肥相比,肥料利用率明顯提高,小麥氮、磷、鉀肥利用率分別提高7.7、5.3和4.6個百分點,玉米分別提高9.4、7.6和8.1個百分點。

    記者:測土配方施肥成效很大,但為什么化肥施用總量還在增加,您怎么看?

    葉貞琴: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實施7年,成效有目共睹,化肥施用總量增加也是事實,這并不矛盾,兩個方面不是互相排斥的關系,測土配方施肥并不意味著化肥施用量的必然減少。對此,中國農業(yè)大學的張福鎖教授已在你們報上做過分析,我也贊同。這里我想再說明一下,化肥過量施用在我國部分地區(qū)和部分作物上還是比較普遍的,這是由我國的客觀實際情況決定的。

    首先,我國人多地少,資源匱乏,用占世界不到9%的耕地養(yǎng)活世界近21%的人口,糧食生產對化肥的依存度較高,不得不依靠肥料的高投入支撐農產品的高產出,科學施肥的首要任務是確保增產,也就是說,在增產施肥的前提下不斷尋求環(huán)保施肥、經濟施肥的途徑和方法。

    其次,近年來我國糧食等農產品產量不斷增長,是需要化肥養(yǎng)分的投入來置換的。2005-2010年,我國糧食產量增加了0.8億噸,蔬菜增加了1億噸,水果增加了6060萬噸。按照單位產量養(yǎng)分吸收量計算,增產這些農產品需要投入氮磷鉀養(yǎng)分580萬噸,按照目前肥料利用率計算,則需要增加化肥用量1940萬噸。實際上,我國化肥施用的增長量遠不及養(yǎng)分投入的需求量,換句話說,如果不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化肥施用增加得可能更多。

    再次,我國耕地承載著增產的壓力越來越大,耕地“占優(yōu)補劣”年年發(fā)生,“十一五”期間我國新開墾耕地2152萬畝,這些耕地比被占用的耕地普遍低1-2個等級,不多投入肥料,產量就上不去。同時,豆科固氮作物減少,高耗肥作物擴大,有機肥資源投入不足,都對化肥施用產生了剛性需求。我國復種指數較高,施肥呈現疊加現象,與歐美發(fā)達國家有計劃地休耕養(yǎng)地無法相比。

    第四,面對一家一戶農民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難度很大,效果大打折扣。我國有2億多農戶,戶均耕地6.5畝,每戶又有好幾塊地,而化肥包裝袋多數為50公斤的大包裝,買多了用不完,難免造成施肥浪費。同時,園林、漁業(yè)等行業(yè)用肥也在增加。

    化肥施用不僅僅是技術問題,還受經濟、社會、體制、觀念、法規(guī)等諸多因素影響,需要客觀分析,科學對待。

    記者: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過程中,您認為還有那些問題需要引起關注?

    葉貞琴:測土配方施肥需要引起關注的問題主要有三點:

    一是覆蓋面有限。我國測土配方施肥實現了農業(yè)行政區(qū)域的全覆蓋,但在耕地和作物的覆蓋面上還遠遠不夠,近7年來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主要應用在糧棉油等大宗作物上,在施肥量較大的果樹、蔬菜、茶葉等園藝作物上的應用才剛剛起步,需要進一步拓展深化。

    二是施肥方式落后。由于農村勞動力短缺,化肥撒施、表施、淺施等粗放施肥方式及施肥“一炮轟”現象還相當普遍,影響著化肥利用率的進一步提高,需要努力加以轉變。

    三是企業(yè)參與不夠。在配方肥的生產供應上,各級農業(yè)部門聯合化肥生產企業(yè)進行了很好的探索,積累了很好的經驗,但地區(qū)間發(fā)展不平衡,總體上來說大中型企業(yè)參與配方肥生產供應還有發(fā)展空間,需要今后加大推進力度。

    當然,測土配方施肥關聯著土、肥、水等基礎資源的科學利用,關系到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yè)持續(xù)發(fā)展問題,面臨的問題和挑戰(zhàn)很多,需要各級農業(yè)部門認真對待,改變農民“大水大肥”和“撒施表施”的傳統(tǒng)施肥習慣,需要一個漫長過程,各級農業(yè)部門應有長期作戰(zhàn)的思想準備。

    記者:當前,節(jié)能減排越來越受重視,測土配方施肥面臨著農業(yè)穩(wěn)定增產和節(jié)能減排的雙重壓力,今后應如何深入推進?

    葉貞琴:轉變農業(yè)發(fā)展方式,實現節(jié)能減排,對科學施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一個時期,農業(yè)部門將按照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在財政部門支持下,堅持“增產施肥、經濟施肥、環(huán)保施肥”相統(tǒng)一的理念,在更大規(guī)模和更高層次上推廣普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力爭到2015年使化肥利用率在現有基礎上提高3個百分點。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拓展實施范圍,深化技術內涵。在糧棉油主產區(qū)實行周期性測土,掌握土壤養(yǎng)分動態(tài)變化;根據品種更新、結構調整、產量提高等因素安排肥效試驗,不斷提高配方的針對性;同時,在設施農業(yè)及蔬菜、果樹、茶葉等園藝作物和特色作物上開展土壤測試、肥效試驗,逐步建立經濟作物施肥指標體系,全面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工作,不斷提高技術覆蓋面。

    二是強化示范帶動,狠抓技術普及。通過建立村級示范點和縣級萬畝示范片,加強示范帶動和引導,把成熟技術模式、工作機制由點到面擴展,實現整村、整鄉(xiāng)、整縣整建制推進。在村民集中活動場所和肥料經銷網點,積極推進測土配方信息、施肥指導方案上墻。組織技術人員進村入戶開展宣傳培訓,關鍵農時季節(jié),開展田間巡回指導和現場指導服務,提高農民科學施肥水平。

    三是引導企業(yè)參與,擴大配方肥施用。按照“大配方、小調整”的技術路線,加強農企對接,引導肥料企業(yè)生產供應配方肥。鼓勵肥料企業(yè)與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種植大戶、肥料經銷商對接,訂單生產直供配方肥。開發(fā)利用小型智能化配肥設備,引導建立鄉(xiāng)村配肥供肥網點,滿足農民對配方肥的小批量、個性化需求。

    四是創(chuàng)新服務機制,幫助農民“施肥到田”。積極探索農化服務體制、機制,引導肥料企業(yè)、基層經銷商、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等組建農化服務隊,面向社會開展化肥統(tǒng)施服務,將測土配方施肥由“測土到田、配方到廠、供肥到戶”向“施肥到田”延伸,實現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應用“一步到位”。

    五是改進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因地制宜開發(fā)小型施肥器械,加大施肥機械購置補貼力度,結合深松整地,推廣化肥深施、機施技術,示范推廣水肥一體化等水肥耦合技術,防止養(yǎng)分揮發(fā)和流失;指導農民因苗、因水、因土等適時開展追肥,防止養(yǎng)分“一炮轟”,確保農作物全生育期養(yǎng)分需求。

    六是開發(fā)有機肥資源,實現有機無機相結合。結合高標準農田、農村沼氣等工程項目,規(guī)劃建設農家肥積造設施,引導秸稈還田,推廣商品有機肥,恢復綠肥生產。有條件地區(qū),引導農民有針對性地使用土壤調理劑,抑制土壤退化。 

 
 
 相關鏈接
· 黑龍江農村2011年新增測土配方施肥面積500萬畝
· 山東省大力推進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減少化肥應用
· 農業(yè)部決定采取整建制推進方式開展測土配方施肥
· 農業(yè)部:力促測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進新突破
· 安徽建立首家測土配方施肥研究基地
· 重慶將為400萬農戶免費提供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服務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zhí)法監(jiān)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guī) 央企在線 新聞發(fā)布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