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10時,當今年第三號熱帶風暴“蓮花”攜帶著狂風暴雨直逼福建沿海時,臺灣大學副校長陳泰然與臺灣氣象部門的六位氣象專家來到福建省氣象臺,與福建省氣象專家一起對“蓮花”的路徑和強度進行了專題會商,并參與了對全省9個市之間的可視臺風會商。這是海峽兩岸首次面對面會商臺風天氣。
在前一天,福建省氣象局與臺灣氣象部門簽署了《海峽兩岸2009年氣象聯合觀測試驗》和《臺風暴雨等災害性天氣預警技術交流和研究合作》等協議,在全國創(chuàng)下了第一個開展省級聯合氣象觀測、第一個開展海峽兩岸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交換、第一個建立閩臺科技界研修互訪機制,建立起海峽兩岸自然災害防治交流合作的長效機制。
福建省氣象局局長董熔說:“臺灣在防御臺風領域具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可供福建氣象機構借鑒。‘蓮花’的來襲,給閩臺兩地專家實戰(zhàn)探討臺風的監(jiān)測、預報和防御提供了極好的機會?!?/p>
閩臺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影響兩地的天氣系統(tǒng)互為上下游,臺風、暴雨等自然災害相互伴生,地質地理信息相互關聯?!按舜螀f議的簽署意味著閩臺氣象從交流到合作,是一個重大的實質性突破?!标愄┤槐硎荆陙砀=ㄊ≈铝τ诩涌飕F代氣象業(yè)務體系建設,充分應用新一代天氣雷達等先進技術,不斷提高抵御自然災害風險的能力,減災工作卓有成效。兩岸應攜手攻堅,更有效地保護兩岸民生,推動海峽西岸經濟區(qū)加快建設。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聯壽表示,海峽兩岸氣象界應共同以“臺風”為題,進一步加強臺風聯防和會商,通過合作改進預報水平、提高預警時效,共同防御、減輕臺風帶來的損失。
據福建省氣象局介紹,1989年9月,閩臺兩地氣象預報人員通過電話首次會商臺風天氣,作出比較準確的預報;1995年5月,福建省氣象局首次組團赴臺考察訪問,深入研討與交流了臺風、暴雨等研究理論和應用問題。閩臺氣象科技交流與合作經歷了突破堅冰、雙向交流和鞏固發(fā)展三個階段,從無到有,從單向到雙向,從互贈刊物、電話聯系到人員互訪和開展學術交流,逐步形成互助互利的良性發(fā)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