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在浙江結束的“走進世博會”巡展,下周又將登陸重慶。該展覽已先后在上海、江蘇、北京、浙江等省市舉辦,年內還將到重慶、廣東舉辦,累計已有35萬多人次參觀展覽。而明年還將走進天津、云南、貴州、香港、澳門等地,2009年將走進全國更多省市,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世博親近世博。
上海世博局負責人表示,世博會是一次人類文明的盛會,如何讓更多人近距離接觸世界文明,是大家一直思考的問題。事實上,隨著籌備工作進入全面推進階段,“親近百姓”已經(jīng)成為上海世博會籌展工作的重要目標。
提高參與度,是“親近百姓”的最直接體現(xiàn)。中國館的設計方案,世博會的吉祥物、音樂標識以及會歌等,均面向全球征集方案。中國館是世博園區(qū)最重要的場館項目之一,也是世博會主辦國設計建造并將永久保留的國家展館。自今年4月公開征集建筑方案以來,世博會組織者已收到300多項方案,目前進入最后評審階段,預計下個月就能確定并正式開工建設,2009年10月總體建設竣工。
世博局還設想讓上海19個區(qū)縣的200多個鄉(xiāng)鎮(zhèn),與參展國家和國際組織一一結對,將精彩紛呈的活動搬進社區(qū)。此外,為了讓更多人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更方便地體驗世博、參與世博,上海世博局計劃在明年上半年完成“網(wǎng)上世博會”的技術設計方案。舉辦“網(wǎng)上世博會”是世博會歷史上的首創(chuàng),將使世博會真正做到“永不落幕”。屆時,人們可以在網(wǎng)上互動體驗感受世博會的精彩。與實體世博相比,網(wǎng)上世博也由各國選送“展品”,但不用門票,24小時皆可參觀。
“親近百姓”,設計理念自然也更“以人為本”。整個世博園區(qū)內保留了38萬平方米的老建筑,很好地尊重了城市文脈和歷史情感。這也是世博會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地把歷史建筑改建成世博展館和服務場館。世博村是今年世博園區(qū)第一個開工的重點工程,為世博會參與者提供住宿。這里可滿足上萬人的住宿和辦公需求。據(jù)介紹,世博村內將設置多層次的立體交通系統(tǒng),到哪里都會很方便,讓住宿的人有“家”的感覺。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是上海世博會的主題,主題演繹本身,就是“親近百姓”關注生活的生動濃縮。據(jù)透露,2010年世博會,將推動上海大規(guī)模使用氫能、電能、燃料電池等清潔能源交通工具。目前,世博園區(qū)內正在進行許多大膽實踐:比如,引入“生態(tài)基底”概念,讓建筑僅占用空間而不占用地面。越來越多的土地被“讓”了出來,種上綠草、建起雨水滲透系統(tǒng)、恢復生物多樣性,實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
根據(jù)規(guī)劃,園區(qū)內還將專辟“城市最佳實踐區(qū)”,集中展示全球有代表性的城市為提高城市生活質量所做的創(chuàng)新,讓百姓實地感受更美好的生活環(huán)境及生活方式。目前,世界各國已有近百個城市向上海世博會組織者提交了城市最佳實踐案例。國際遴選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將于明年4月舉行,屆時將評議入選案例城市及地區(qū),并發(fā)放參展邀請,預計在明年10月至2009年9月,參展城市或地區(qū)會前來上海建造實物案例??梢韵胍姡@將是一次集全球智慧、播撒全球經(jīng)驗的盛會,最終受益的將是世界各國人民。(記者 蔣婭婭 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