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特大一级大片_藏经阁试看120秒_黄色片A级免费看_操人视频在线

  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tài)>> 部門信息
 
國土資源部財務司司長強調建立新的利益分配機制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afdelivr.top   2006年09月18日   來源:國土資源部

重在建立新的利益分配機制——國土資源部財務司負責人談《通知》運用經濟手段參與調控

    “《國務院關于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主要內容8條,其中直接與經濟政策有關的就有5條。更加注重運用經濟手段參與宏觀調控,是《通知》的一個突出特點?!眹临Y源部財務司司長賴文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開篇明義。

    當前土地管理存在種種問題的根源在于利益驅動?!锻ㄖ返暮诵脑谟趶臋C制入手,對土地收益進行調整,重在建立起一種更為科學的利益分配機制。建立這種利益機制,要著重處理好當前與長遠、城市與農村、政府與農民的關系

    賴文生認為,當前國土資源管理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根源之一在于利益驅動。地方各級政府和用地者對經濟利益的追求,是造成土地管理出現(xiàn)大量違法違規(guī)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經濟增長必然要求用地,通過土地出讓,政府獲得收益,用以擴大投資,又拉動經濟增長,通過經濟增長再增加地方收入……在這樣一個循環(huán)里,最根本的是利益引導。在沒有有效約束的情況下,結果便是導致大量土地和耕地被占用,失地農民的長遠生計得不到保障。

    “《通知》突出運用經濟手段調控宏觀經濟,其核心就是從體制和機制入手對土地收益進行調整,對經濟關系進行重構,調整各方面的利益關系,重在建立一種新的利益分配機制。”賴文生指出,建立新的利益分配機制,關鍵要處理好三個方面的關系。一是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不能犧牲今后長遠的利益、透支土地的未來收益,來謀求當前的經濟增長。二是城市和農村的關系。部分耕地轉變?yōu)榻ㄔO用地,在我國目前工業(yè)化、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的過渡階段是不可避免的。在這個過程中,處理好城市與農村的關系,用城市的土地收益反哺農村,在促進城市化的同時,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如果農村問題、農民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必然會帶來更多的經濟和社會問題。三是要處理好政府與農民的關系。如果在征地過程中對失地農民的補償不到位,安置不恰當,農民的長遠生計沒有保障,就會形成失地農民與地方政府之間的利益矛盾。

    他認為,處理好上述三者關系,是建立科學的、長遠的土地利益機制的出發(fā)點。當然,“我們并不能要求通過一項政策來解決所有的問題,關鍵是要建立一種機制來及時地調整利益分配,引導和規(guī)范用地行為,從而促進經濟的發(fā)展符合科學發(fā)展觀,體現(xiàn)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這也是處理好公平與效率問題的重要方面,收入的再分配是政府實現(xiàn)公平目標的重要手段。建設和諧社會,必須公平與效率并重。運用經濟手段參與宏觀調控,從根本上講就是要建立起一種機制,調節(jié)好各方面的利益分配?!?/p>

    《通知》提出調整五項經濟政策,這是土地政策與財稅政策相結合參與宏觀調控的政策工具。重在調整和規(guī)范政府的收益分配

    《通知》到底運用了哪些經濟手段來參與宏觀調控?賴文生認為主要體現(xiàn)在五個方面。

    一是土地出讓收入納入預算管理。規(guī)定土地出讓收入要全額納入地方預算,繳入地方國庫,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這意味著市、縣政府不能再隨意地支配和使用土地出讓收入,而是要按照財政預算管理的要求,經過批準才能使用。有了這項規(guī)定,以前存在的土地出讓收入“體外循環(huán)”、資金使用缺乏監(jiān)督的問題得到遏止,也使征地補償支出的足額到位有了政府預算的保證,有利于各項規(guī)定的支出得到落實。

    二是規(guī)定土地出讓收入的使用要向“三農”傾斜。從當前土地出讓收入的整體情況看,去年全國土地出讓總收入5800多億,凈收入2100多億,而全國財政收入是3.16萬億,地方財政收入2.66萬億。盡管土地出讓收入的統(tǒng)計口徑還不完善,但毫無疑問土地出讓收入在地方各項收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加上一些地方管理不規(guī)范,土地出讓收入主要用于城市建設,成為政府投資的重要來源。針對這些問題,《通知》進一步明確規(guī)定了土地出讓收入的用途,如保證農民征地補償足額到位,保證被征地農民生活水平不降低,保證失地農民的長遠生計有保障。對解決社保費用不足的問題,明確提出“不足部分由當?shù)卣畯膰型恋赜袃斒褂檬杖胫薪鉀Q。”《通知》還規(guī)定“土地出讓總價款必須首先按規(guī)定足額安排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拆遷補償費以及補助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所需要資金的不足,其余資金應逐步提高用于農業(yè)土地開發(fā)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比重”,這些都充分體現(xiàn)了土地收益向“三農”傾斜的原則。

    三是提高補償建設用地的取得成本,降低地方政府新增建設用地的收益。在嚴格控制建設用地總規(guī)模和結構的前提下,提高縣、市政府新增建設用地的取得成本,具體的措施就是要提高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的征收標準。同時調整耕地占用稅的征收標準,提高使用建設用地的成本。提高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從根本上講是要控制縣市政府多占耕地、擴大建設用地規(guī)模的好處,從利益機制上“嚴控增量”。提高標準后,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仍然用于耕地,用于農業(yè),專項用于基本農田建設和保護、土地整理、耕地開發(fā),并向中西部地區(qū)和糧食主產區(qū)傾斜。取之于土,還要用之于土。

    四是加大建設用地的保有成本。也就是《通知》中提出的提高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的征收標準。從現(xiàn)行的稅費標準看,城鎮(zhèn)建設用地一旦取得以后,稅費過低,從而導致占多用少,粗放利用、閑置浪費土地現(xiàn)象突出,這不符合節(jié)約集約利用土地的要求。提高稅費標準,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設用地的保有成本,引導提高土地使用效益,推動土地的節(jié)約集約利用。

    五是實行工業(yè)用地最低價標準?!锻ㄖ访鞔_統(tǒng)一制定各地工業(yè)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這些經濟政策是針對一些地方人為壓低工業(yè)地價,工業(yè)用地出讓低地價、零地價甚至負地價等問題提出的。這項制度的建立,使得今后用地者必須付出足夠的成本才能取得工業(yè)用地,對于工業(yè)用地的過度擴張將會起到抑制作用。同時也有利于進一步完善和規(guī)范土地市場,營造一個相對公平的市場競爭環(huán)境。

    賴文生表示,更加注重運用經濟手段參與宏觀調控,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要提高經濟手段調控的有效性,需要有具體的政策工具,更需要準確運用。他告訴記者,目前國土資源部正在與財政部等部門一起研究制定《通知》的有關配套文件。按照《通知》的精神,對建立利益分配機制作出進一步的制度規(guī)定。在制度執(zhí)行中,還要加強監(jiān)督檢查,確保各項規(guī)定得到落實,并在執(zhí)行中不斷予以完善。(中國國土資源報)

 
 
 相關鏈接
·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要求加緊完成三峽庫區(qū)搶土任務
· 國土資源部負責人談遏制新增建設用地過度擴張
· 國土資源部要求主汛期過后繼續(xù)做好地災防治工作
· 國土資源部負責人談城市建設用地審批方式調整
· 國土資源部負責人談地方政府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