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副司長李海巖12日在北京表示,中國對非洲的投資近年來有了長足的進展,已經在49個國家建立了投資項目,總額超過10億美元。
李海巖在中國貿促會主辦的“中非貿易與投資洽談會”上說,中國投資比較集中的是南非、埃及、蘇丹、贊比亞等非洲南部和北部國家,其中在埃及投資的中國企業(yè)超過110家?!?/p>
據(jù)李海巖介紹,中非經貿合作已經形成良好的基礎。中非貿易額從2000年的108億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近300億美元,中國主要出口農業(yè)機械、摩托車、家電產品與高科技產品,進口商品主要有原油、原木、鐵礦砂、鉆石、棉花、銅等。
他說,中非貿易僅占中國進出口的2%,占非洲對外貿易的3.5%,進一步發(fā)展的潛力仍然很大。近年來,中國在非洲的投資項目逐步由貿易企業(yè)向生產型企業(yè)轉變,涉及加工制造、資源開發(fā)、交通運輸、農業(yè)綜合開發(fā)等各個領域。此外,中國在非洲的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也在不斷擴大,累計合同金額超過300億美元,其中有不少上億元的石化、電力、交通、通信、水利等項目,在非洲的勞務人員超過10萬人。
據(jù)中國貿促會會務部副部長堵澤田介紹,截止2004年12月31日,中國政府已同25個非洲最不發(fā)達國家就免關稅事宜簽署了換文,自2005年1月1日起,這25個國家的部分輸華商品開始享受免關稅待遇,受惠商品共計190個稅目。截至2004年6月,中國同非洲53個國家和地區(qū)都建立了經貿關系,與其中41國簽訂了雙邊貿易協(xié)定,與26個國家簽訂了鼓勵和保障投資協(xié)定,與8個國家簽訂了避免雙重征稅協(xié)定?!?/p>
埃塞俄比亞商會副會長所羅門·阿夫沃爾克在洽談會上說,中非經貿合作有著很強的互補性。非洲是自然資源豐富的大陸,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非常適宜發(fā)展農林牧漁業(yè)。
他說,投資東部非洲的農業(yè)部門,年回報率可達40-45%。非洲的黃金、鉆石、石油、天然氣等自然資源也非常豐富,許多資源是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所迫切需要的。
“中非貿易與投資洽談會”是第二期“中國——非洲國家工商會人員研討班”的重要活動之一。作為中非合作論壇的成果,在這期研討班上,來自埃塞俄比亞、南非、贊比亞、肯尼亞、埃及、蘇丹、加納、利比里亞、納米比亞、烏干達、赤道幾內亞等國家的30位商會主席和經貿官員,接受了為期14天的“商協(xié)會管理”培訓。研討班成員還赴廣州、珠海等地進行了實地考察,并與中國企業(yè)家舉行了項目對接會。(記者 陳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