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特大一级大片_藏经阁试看120秒_黄色片A级免费看_操人视频在线

  當前位置: 首頁>> 專題專欄
 
中國政府網負責人:牢牢樹立服務公眾意識辦好網站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afdelivr.top   2006年10月10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電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簡稱“中國政府網”)于2005年10月1日試開通, 2006年1月1日正式開通。

    中國政府網是在黨中央和國務院領導同志關懷、指導下,由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批準建設的。根據國務院領導的要求,中國政府網由國務院辦公廳牽頭并負責內容規(guī)劃、組織和綜合協(xié)調,新華社負責運行維護、內容發(fā)布更新和技術建設及保障,各地區(qū)、各部門共同進行內容保障。

    到今年10月,中國政府網試開通一周年了。一年來,中國政府網運行情況如何?發(fā)揮了怎樣的作用?社會各界對此十分關心。為此,新華社記者專訪了中國政府網負責人。

    明確三大功能定位 社會影響力穩(wěn)步提升

    問:中國政府網試開通一周年了,請問這一年來網站運行情況如何?

    答:中國政府網是我國政府網站建設的核心工程和標志性工程。在國務院領導同志的高度重視、親切關懷和部署領導下,中國政府網認真貫徹落實溫家寶總理的重要指示和全國電子政務工作座談會精神,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改進工作。

    從總體上看,網站試開通一年來,內容建設不斷深化,技術運行安全穩(wěn)定,網上互動和服務逐步增加,社會影響力穩(wěn)步提升,中國政府網在各國中央級政府網站的排名中僅次于加拿大政府網站,位居全球第二。

    中國政府網試開通以來,著力加強權威信息發(fā)布,力求突出政務特色;積極提供并逐步增加網上服務;圍繞經濟社會重大事件、公眾關心的熱點問題組織在線訪談。目前,中國政府網中英文日均發(fā)稿1000條左右。其中由國辦提供和各部門、各地方報送的許多政務信息,都是中國政府網獨家的信息。

    問:中國政府網試開通一年來,發(fā)揮了怎樣的作用?

    答:中國政府網試開通以來一直明確三大功能定位:發(fā)布政務信息;提供網上服務;開展互動交流。

    一年來,中國政府網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并受到各界好評。

    一、作為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政府在網上發(fā)布政務信息和提供在線服務的綜合平臺,中國政府網很好地配合了黨中央、國務院的工作大局,對加快推進政府自身建設和管理創(chuàng)新,更好地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起到了積極作用。

    二、作為我國政府電子政務建設的主要載體,中國政府網通過對部門和地方網站的內容進行集中、梳理和規(guī)范,有效提升了電子政務的服務水平,對全國電子政務的發(fā)展起到了推動和示范作用。

    三、中國政府網準確、及時、有效地發(fā)布權威政務信息,不斷增強政府與公眾的交流,擴大了公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展示了政府執(zhí)政為民和親民愛民的形象。

    四、作為政府網站的門戶和樞紐,中國政府網為政府部門、企事業(yè)單位和社會公眾提供了良好服務,通過對政務信息和服務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打破“信息孤島”,形成網上中國政務信息的總匯。

    五、中國政府網還積極探索政府門戶網站規(guī)劃建設和運行維護的模式,形成了協(xié)同共建中國政府網的良好局面,保證了中國政府網的更大發(fā)展。

    直播間搬進中南海 高端訪談反響熱烈

    問:在試開通一年中,中國政府網運行中有哪些亮點?

    答:中國政府網試開通一年來,緊緊圍繞中國政府網的定位,在完善政務信息發(fā)布、進行網上互動和提供網民服務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出現了不少亮點。

    一是直播間搬進中南海、人民大會堂和釣魚臺國賓館。中國政府網開通后,多次將直播間搬進中南海對國務院重要會議進行現場直播,開創(chuàng)了網站直播國務院重要會議的先河。

    二是中國政府網第一時間播發(fā)國務院新聞辦以及外交部、教育部等部門新聞發(fā)布會內容,樹立了網站信息權威準確、公開透明的良好形象。

    三是權威高端訪談引發(fā)社會熱烈反響。中國政府網圍繞經濟社會重大事件、政策和公眾關心的熱點問題,組織省部長在線訪談,架起了政府與公眾交流的橋梁。

    四是圍繞國務院工作重點開設專題專欄,積極展示政府工作部署和成效。中國政府網先后制作了《回顧“十五” 展望“十一五”》、《做好城鄉(xiāng)困難群眾生活安排》等20多個專題。

    五是為網民提供實實在在的服務,受到國內外網民歡迎。

    推動地方政府網站建設 打造服務型政府

    問:中國政府網的開通對促進地方和部門政府網站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請介紹一下這方面情況。

    答:中國政府網的開通帶動了各地方各部門政府網站建設和網上公共服務的創(chuàng)新。

    去年10月以來,遼寧、吉林、內蒙古等省級政府網站參照中國政府網的模式改版,山東、青海兩省按照中國政府網內容架構新建各自省級政府門戶網站。外交部、國防科工委、鐵道部、交通部、商務部等部門和地方政府積極在欄目、服務方式等方面與中國政府網對接,為中國政府網的服務創(chuàng)新提供了內容保障。

    專家認為,中國政府網為各級政府網站的服務創(chuàng)新提供了成功范例和有益的經驗,在一定程度上發(fā)揮了中央政府門戶網站在推動公共服務創(chuàng)新中的標桿和示范作用。

    問:目前,我國提出打造服務型政府,請問中國政府網是如何為公眾服務的?

    答:根據國務院領導指示精神,中國政府網一開始就提出要樹立服務公眾意識。 目前中國政府網設有主題服務、部門服務、服務信息、網站導航、公益信息五大塊。主題服務區(qū),推出了包括公民、企業(yè)、外國人三個主題服務區(qū)1267項服務,為公民、企業(yè)、外國人辦事提供了服務指南和幫助。部門服務區(qū),依據國務院所屬各個部委局的辦事職能,共制作了57個部委局網上服務內容。服務信息、網站導航、公益信息是根據百姓日常生活需要,提供相關服務內容。今后我們要進一步增加中國政府網的服務功能,增強網站的吸引力。

    加強網上互動 適時開通網上留言板

    問:網上互動交流是中國政府網的三大功能之一,據我們所知,中國政府網目前還沒有推出網上留言板,請問中國政府網是如何發(fā)揮網絡互動優(yōu)勢的?

    答:做好中國政府網的“網上互動”,是實現政府與網民溝通的重要渠道和橋梁,也是體現政務公開、民主、廉潔、透明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中國政府網試開通以來,主要是通過做好在線訪談、網上調查、政策解讀等欄目,加強與網民的互動交流。 一是在線訪談,每次省部長在線訪談都引起了網民的熱烈關注和積極參與。二是網上調查,中國政府網試開通一年來,已圍繞政府工作和百姓關心的話題推出一系列網上調查。三是政策解讀,對國家最新出臺的與百姓利益息息相關的政策進行權威解讀。

    正如你剛剛所說,中國政府網目前還沒有推出網上留言板。目前,我們已就下一步加強互動工作進行調研,包括適時開通網上留言板等。

    履行職責 新華社全力做好網站運行維護

    問:中國政府網的日常運行維護和內容更新是由新華社負責的,請問新華社是如何舉全社之力做好網站運行維護的?

    答:新華社社長田聰明提出要舉全社之力運行維護好中央政府門戶網站,履行好職責,按照國辦的要求抓好內容建設和安全運行。

    新華社充分發(fā)揮遍布國內外的新聞信息采集網絡和豐厚的新聞信息資源,為報道政府活動、解讀政務信息等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背景資料和數據支持;組建中央新聞采訪中心,整合全社中央新聞采訪資源,全面加強中央、各部門的新聞和政務信息報道,更好地適應政務信息不斷公開透明的需要,也有力地提升了國務院各部門政務信息發(fā)布內容的時效性和針對性;新華社國內各分社的專業(yè)采編力量,與各地方政府緊密配合,采集當地政務信息,擴大政務信息的發(fā)布量;新華社還充分運用中外文采編隊伍和幾十年形成的新聞信息采編機制和體制,發(fā)揮新華網的優(yōu)勢,為提高中英文政務信息采編的發(fā)布效率,特別是確保政務信息和資料的準確、及時、安全提供了保障。

    海內外網民高度評價 對政府網未來充滿期待

    問:中國政府網試開通一年來,廣大網民對中國政府網有什么評價和期待?

    答:中國政府網的開通受到各界廣泛關注,不少網民紛紛來電來函,對中國政府網的開通運行給予積極評價,認為中國政府網的開通是我國政府網站建設中的一個里程碑。建成中國政府網,表明中國的政務公開又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成為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一個新成果。

    國內網民評價,中國政府網的開通為我國政府在互聯網上發(fā)布政務信息和在線服務提供了一個綜合平臺,也增加了政府和公眾之間溝通的一條渠道,便于公眾的參與和監(jiān)督,為百姓提供了一個獻計獻策的平臺。一位重慶網民在來信中稱,中國政府網開通等于有了一個“24小時不下班的網上政府”,使政府與百姓的距離更近了,什么時候想了解政府工作和政府服務都可以上中國政府網。

    國外網民則對“如何到中國工作”、“如何到西藏旅游”等具體問題表示了濃厚的興趣。愛爾蘭一位媒體主編認為,中國政府網內容非常豐富,信息量很大,是一個關于中國政府各領域工作的“信息中心”。

    問:網民十分關心中國政府網的下一步發(fā)展,請談談今后如何進一步辦好中國政府網?

    答:中國政府網試開通一周年,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的第一步。按照“十一五”時期電子政務建設的主要目標:到2010年,要基本建成覆蓋全國的統(tǒng)一的電子政務網絡,初步建立信息資源公開和共享機制。政府門戶網站成為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渠道,50%以上的行政許可項目能夠實現在線處理。電子政務要在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和監(jiān)管能力、降低行政成本等方面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下一步我們要按照全國電子政務工作座談會精神和要求,促進五個轉變,一是要從電子政務重建設、輕應用向注重深化應用轉變;二是要從信息網絡分散建設向資源整合利用轉變;三是要從信息系統(tǒng)獨立運行向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轉變;四是要從信息管理偏重自我服務向注重公共服務轉變;五是要從信息網站自建自管向發(fā)揮社會力量作用轉變。

    今后我們必須牢固樹立服務社會和公眾的意識,讓公眾知情,為公眾服務,與公眾交流,讓公眾分享網站帶來的便利,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辦好中國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