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英國結束一百多年的殖民管治,香港這顆璀璨的東方明珠,終于重回祖國懷抱。十年來,香港雖歷經風雨,但依然絢爛奪目。在回歸十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重溫過去十年的重大事件,在慨嘆歷史滄桑的同時,更使人們對香港的未來充滿信心。
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深夜十一時三十分,政權交接儀式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中國方面由國家主席江澤民、總理李鵬、首任特區(qū)行政長官董建華等代表。英國方面則由王儲查理斯、首相布萊爾、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等代表。七月一日零時即將來臨之際,英國旗幟及英治香港旗降下,象征香港的殖民管治歷史正式結束。零時過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及香港特區(qū)區(qū)旗升起,中國正式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
政權交接儀式完成后,首任特區(qū)政府主要官員即舉行宣誓儀式,董建華、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財政司司長曾蔭權、律政司司長梁愛詩等先后宣誓就任。臨時立法會隨即在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會議,通過一些重要法案。與此同時,各式各樣的歡慶活動在香港和中國其他地方廣泛展開,尤其是當晚在香港維多利亞海港舉行的煙花匯演,吸引數(shù)以萬計的市民觀賞。當晚,中國人民解放軍亦沿海、陸、空三路正式進駐香港。
政權順利交接以后,特區(qū)政府及其他機構的各項工作有序展開:特首董建華先后展開對美國、日本以及歐洲多國的正式訪問,鼓勵各國加強與香港的經濟合作;七月十一日,特區(qū)籌委會舉行第十次全體會議,圓滿完成歷史使命,結束工作;十月一日,特區(qū)政府決定今后每年國慶節(jié)都將舉行升國旗儀式;十月六日,特區(qū)政府發(fā)表第一份工作進度報告,向市民匯報包括特區(qū)政府成立前的一個年度內,各行政部門的工作進度。
在特區(qū)政府有序而緊張的工作中,香港進入了充滿挑戰(zhàn)的一九九八年。五月二十五日,香港第一屆立法會選舉產生,并在其后選舉范徐麗泰為主席。六月二十二日,董建華發(fā)表題為《紓解民困,增強信心》的講話,公布了一系列刺激經濟發(fā)展的措施。六月三十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抵港訪問。七月五日晚,運轉了七十三年的香港啟德機場關閉,建于新界大嶼山以北的香港國際機場次日正式啟用。雖然新機場啟用初期曾出現(xiàn)嚴重混亂,但經過九年來的不斷完善和改進,如今香港國際機場已經成為亞洲的客貨運樞紐,多次被權威機構評為“全球最佳機場”。
香港回歸第二天即開始的亞洲金融風暴愈演愈烈,到一九九八年更見瘋狂。時年八月,國際炒家開始炒賣港元,造成港元急跌,利率大升,港股亦在八月三日跌破七千五百點關口。在此關鍵時刻,港府大幅調高利率,并動用一千二百億港元外匯儲備入市大量購入港股,結果國際炒家在八月二十八日被迫以高價平倉,損失慘重。昔日領銜打擊金融大鱷的財政司司長曾蔭權,正是今日的香港特首,說起當年往事,仍感慨萬千。
一九九九年的香港,有關居港權的爭拗,最終使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對特區(qū)基本法作出解釋。當年一月底,香港終審法院裁決認為,港人在內地所生子女享有在港永久居留權,這將使香港面臨沉重的人口壓力。根據(jù)港府請求,六月二十六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基本法作出解釋,指出,只有香港人在內地所生的婚生子女才享有居港權,非婚生子女及出生時父或母仍未成為香港居民的沒有居港權,使有權來香港的人數(shù)大幅減少。這一年亦有溫馨的記憶:除由中央政府贈送給香港特區(qū)的兩只大熊貓“安安”、“佳佳”抵達香港外,港府還宣布興建迪斯尼計劃,讓香港小朋友歡呼雀躍。此外時任國家副主席的胡錦濤亦在當年首次訪港。
盡管人大已經就居港權進行了釋法,但有些不法分子并不甘心,甚至公然對抗法律,終于釀成二〇〇〇年八月的入境事務大樓縱火慘案,事件中高級入境事務主任梁錦光及爭取居港權人士林小星被燒死。另外當年初,中央政府授權在香港的工作機構新華社香港分社,亦更名為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聯(lián)絡辦公室。
二〇〇一年,邪教“法輪功”在內地及香港等地興風作浪。四月二十五日,董建華發(fā)表聲明強調,特區(qū)政府會密切注視“法輪功”在香港的活動,不會容許“法輪功”利用香港的自由和容忍,影響特區(qū)和內地的社會秩序和安寧。五月一日,特區(qū)政府首次出現(xiàn)重大人事調整,由曾蔭權接替陳方安生出任政務司司長,梁錦松接替曾蔭權任財政司司長。五月八日,“《財富》全球論壇”在香港隆重開幕,國家主席江澤民親自赴會并發(fā)表重要演講。
二〇〇二年二月二十八日,香港第二屆行政長官選舉提名期結束,董建華是唯一提名有效的候選人,因此自動當選,開始他領導香港的第二個五年。有了前五年的經驗積累,在新一屆任期的開始,董建華即大力度進行改革,其中以“高官問責制”最為外界熟悉。其主要內容包括將所有司局長職級由公務員職位改為由行政長官任命,并須為過失負政治責任;將局的數(shù)目由十六個合并至十一個,統(tǒng)稱為決策局等。這一制度實施后成效顯著,有數(shù)位高級官員其后因過錯或疏忽而辭職。
六月三十日,國家主席江澤民和副總理錢其琛抵達香港,出席多項活動,慶祝香港特區(qū)成立五周年,并參加第二屆特區(qū)政府就職儀式。當年十一月,國務院總理朱鎔基亦抵達香港訪問三天,并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會計師大會開幕禮上發(fā)表專題演說。十一月十三日,港府房屋及規(guī)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公布一套清晰全面的房屋政策及一系列配套措施,協(xié)助房地產市場妥善運作,重建市民對市場的信心。
在成功抵御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后,二〇〇三年香港又迎來一場罕見的疫病肆虐。這種名為非典型肺炎(SARS)的疫病,一度讓全世界陷入恐慌,而香港尚未從金融風暴陰影中走出的經濟,更受到嚴重打擊。疫病源頭是一名曾入住酒店并在威爾斯親王醫(yī)院治療的病人,他導致酒店內多名住客及醫(yī)院內病人和員工感染SARS。其后疫病在社區(qū)廣泛擴散,三月三十一日,有大量人員感染的牛頭角淘大花園E座更被暫時封閉。四月二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香港發(fā)出旅游警告,旅游業(yè)及相關行業(yè)遭受重創(chuàng)。四月十二日,董建華在深圳與國家主席胡錦濤會面,匯報香港抗擊SARS的措施。
面對疫病威脅,港府公布一連串緊急措施,包括訂立相關法例、撥出??顜椭忻穸蛇^難關、學校暫時停課、組建政務司司長為主席的“全城清潔策劃小組”等等,董建華形容這是香港五十年來最嚴重的傳染病爆發(fā)事件。截止二〇〇三年五月二十八日,SARS共在香港造成一千七百五十人感染,其中二百九十九人死亡。經過各方共同努力,疫情得到遏制,五月二十三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撤銷對香港的旅游警告;六月二十三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把香港從SARS疫區(qū)除名。
SARS疫病為不少香港家庭帶來無法忘懷的創(chuàng)傷,亦使香港經濟社會面臨巨大困難。六月二十九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蒞臨香港訪問,期間他深入淘大花園等疫情發(fā)生社區(qū)為港人鼓舞打氣,并主持儀式簽署《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這既為遭受疫情重創(chuàng)的香港經濟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亦對此后的香港經濟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溫家寶強調,中央政府對香港既定的方針政策不會改變。他還深情告白,“我愛香港,我祝福香港,我想念香港”。
除了CEPA外,中央政府還推出一系列促進香港經濟發(fā)展的措施:七月二十八日起,內地數(shù)個城市居民可赴港“自由行”,這一計劃在隨后幾年陸續(xù)擴大,如今內地游客已經成為拉動香港旅游相關產業(yè)的最關鍵因素;十一月十八日,董建華宣布國務院批準香港銀行試辦個人人民幣業(yè)務,為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再添動力。為了共渡時艱,港府還展開公務員減薪計劃、斥資紓緩失業(yè)問題、擱置《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集中力量發(fā)展經濟等。另外港府高層人事也進行了部分調整,包括由唐英年接替梁錦松任財政司司長、李少光接替葉劉淑儀任保安局局長等。七月一日,數(shù)十萬人上街游行。二〇〇三年是艱難的一年,但十月底航天英雄楊利偉訪港,亦讓港人歡欣鼓舞,共享偉大祖國榮光。
進入二〇〇四年,內地一系列惠港措施陸續(xù)實行。CEPA一月一日起正式實施,輸往內地的數(shù)百種香港產品獲零關稅優(yōu)惠,十八種服務行業(yè)可優(yōu)先進入內地市場。當年八月,內地與香港又達成協(xié)議,進一步擴大貨物及服務貿易的開放措施。二月二十五日起香港銀行開始提供個人人民幣銀行服務。特首董建華一月七日在年度《施政報告》中指出,香港的經濟前景樂觀。統(tǒng)計顯示當年香港經濟大幅增長百分之八點六,失業(yè)率也亦從高位回落,股票市場更打破一九九七年的紀錄,全年成交額達三萬九千七百億港元,新股集資額亦躍居世界第三。
在經濟逐漸復蘇的大環(huán)境下,有關香港政制發(fā)展的爭拗再次浮出水面。一些罔顧現(xiàn)實的反對派人士打著“民主”的旗號,要求在二〇〇七和二〇〇八年的特首及立法會選舉中實行“普選”。對此,全國人大常委會當年四月二十六日通過決定,二〇〇七年特首選舉及二〇〇八年立法會選舉均不采用普選辦法。特首和立法會的具體產生辦法,可按照《基本法》的有關規(guī)定,作出符合循序漸進原則的適當修改。
二〇〇五年三月,在帶領香港走過最艱難時刻之后,第一任特首董建華向中央政府提出辭職并獲批準。根據(jù)《基本法》,由政務司司長曾蔭權暫時代理行政長官職務。四月二十六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就新的行政長官任期問題對《基本法》進行了解釋,明確新的行政長官任期為原行政長官余下任期。六月十六日,曾蔭權自動當選為新的行政長官,他并在其后對政府人事進行調整,委任許仕仁為政務司司長,黃仁龍為律政司司長。曾蔭權在當年十月他的首份《施政報告》中承諾,將實踐“以民為本”的施政理念,致力提升管治能力,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并全面發(fā)展經濟。
香港經濟繼續(xù)在二〇〇五年保持強勁發(fā)展勢頭,一月十二日董建華在最后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了一系列鞏固和加強經濟復蘇的計劃,并公布全面的扶貧新策略。當年香港經濟增長百分之七點五,連續(xù)第二年實現(xiàn)高增長,失業(yè)率亦較上年再降低一點二個百分點。九月十二日,國家副主席曾慶紅訪問香港,并在大嶼山主持香港迪士尼樂園的開幕典禮。而全球關注的世貿部長級會議首次在香港舉行,期間發(fā)生外國示威者游行演變?yōu)轵}亂事件,警方成功平息騷亂。在政制發(fā)展方面,由于反對派的抵制,港府提出的二〇〇七和二〇〇八年選舉安排的建議方案雖然獲得過半數(shù)立法會議員支持,但卻未能符合《基本法》規(guī)定必須有三分之二議員支持的要求,行政長官曾蔭權對此表示遺憾。
踏入二〇〇六年,香港迎來回歸以來最好的發(fā)展時期,雖然當年經濟增長放緩至百分之六點八,但已是連續(xù)第三年保持“高增長、低通脹”的良好運行態(tài)勢。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香港股市在二〇〇六年實現(xiàn)跳躍式發(fā)展,并創(chuàng)下多項歷史新紀錄:恒生指數(shù)十二月二十八日創(chuàng)下二萬零一點的收市新高;國企指數(shù)十二月二十七日首次突破一萬點;港股市值急速增加至十三點三四萬億港元,港交所在全球交易所的排名亦由第八躍升至第六;大量超大型內地國企陸續(xù)赴港上市,特別是十月二十七日中國工商銀行在滬港兩地同步上市,二百一十九億美元的集資總額,至今仍穩(wěn)居全球第一;港交所全年三千三百三十一億港元的首次公開募股集資額,首次超越紐約,僅次于倫敦。
二〇〇六年發(fā)生的重大事件還包括:三月十七日尖沙咀發(fā)生槍擊案,兩名巡邏警員與現(xiàn)役警員徐步高槍戰(zhàn),造成徐步高及一名警員死亡,另一警員重傷,徐步高使用的手槍正是五年前槍殺警員梁成恩的警槍,這樁離奇案件至今仍有謎團未解;五月二十日,斥資五億港元建造的香港濕地公園開幕,為港人及游客再添新去處;六月二十七日,全國政協(xié)主席賈慶林抵港訪問三日;七月一日起,香港公務員分階段實行五天工作制;十月二十八日,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霍英東在北京病逝;另外香港空氣質量變差亦引起港府及市民廣泛關注;最值得一提的是前任香港衛(wèi)生署署長陳馮富珍,十一月八日以高票當選世界衛(wèi)生組織總干事,成為第一位執(zhí)掌國際主要機構的中國人;十二月三日,世界電信展在香港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出席并發(fā)表演講。
在二〇〇七年,除了舉行連串活動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以外,最重要的事件當屬第三任特首選舉。三月二十五日,現(xiàn)任特首曾蔭權以高提名、高得票率及高民意支持度的“三高”姿態(tài),輕松當選。與以往幾次選舉相比,這次選舉有一些不同特點,比如兩位候選人同臺辯論,回答選舉委員會委員或者市民提問;候選人深入社區(qū),與市民展開互動等。曾蔭權在當選后表示,將平衡各方利益,推動香港經濟發(fā)展,帶領香港成為區(qū)內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將由下而上地制定政策,努力解決貧富懸殊問題;會以務實進取的態(tài)度,解決政治分歧,為未來普選努力。曾蔭權重申他的競選宣言,“會做好這一份工”。
從一月一日起,香港《吸煙(公眾衛(wèi)生)條例》正式生效,戶內大部份地方禁止吸煙。一月十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擴大人民幣在港業(yè)務范圍,以加強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二月四日,曾創(chuàng)出連勝十七場紀錄的香港馬王“精英大師”,完成其生平中的最后一場競賽,將返回出生地澳洲頤養(yǎng)天年,不少馬迷深覺傷感。二月二十八日,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公布年度財政預算案,推出一系列措施回饋市民,并促進香港的經濟發(fā)展。四月二十六日,內地贈送到香港的一對大熊貓抵達香港海洋公園,并分別把熊貓命名為“樂樂”及“盈盈”,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希望大熊貓在香港生活愉快,并祝愿早日開枝散葉,連生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