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31日電(記者 張毅)經國務院批準,國家川氣東送工程建設領導小組正式成立,并于31日上午在北京召開了第一次工作會議,研究部署川氣東送工程開工建設的各項工作。
會議聽取了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關于川氣東送工程的專題匯報,認為工程已基本具備開工條件,并決定于當天下午舉行開工儀式。
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家川氣東送工程建設領導小組組長陳德銘強調指出,川氣東送工程是我國“十一五”期間建設的一項重大工程。領導小組成立后要盡快做好五件大事。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機構和協(xié)調機制,二是切實發(fā)揮好各方面的職能作用,三是加強協(xié)調配合,四是妥善處理群眾利益問題,五是合理安排用氣項目。各有關部門、地方和單位,要從保障國家能源和經濟安全的戰(zhàn)略高度,增強搞好工程建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今年4月9日,國務院正式核準川氣東送工程。工程由中國石油化工股份公司負責投資建設及運營。根據(jù)核準的方案,川氣東送工程在合理供應川渝用氣的前提下,主要供應江蘇、浙江和上海,兼顧沿線的湖北、安徽和江西。預計到2010年底建成年產120億立方米凈化天然氣的生產能力,同步建設四川普光到上海的川氣東送管道以及向四川達州、重慶、江西、南京、常州、蘇州等地的供氣專線、支線以及相應儲氣設施,總投資627億元人民幣。
川氣東送工程橫跨東中西部8個省市,干線管道全長1702公里,是我國繼西氣東輸工程后又一項宏大工程。工程的建設,標志著我國西部大開發(fā)、中部崛起和能源結構調整邁出的重大步伐。
國家川氣東送工程建設領導小組組長單位為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副組長單位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和四川省,成員單位包括鐵道部、交通部、安監(jiān)局、上海市等22個部委和省市。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能源局。
新聞分析:覆蓋全國的天然氣管道網絡建設步入快車道
新華社北京8月31日電 (記者 張毅、海明威) 8月31日,川氣東送工程宣布開工,正式進入全面開工階段。這是繼西氣東輸工程之后,我國又一條通往中東部地區(qū)的天然氣管道,為中東部地區(qū)管線聯(lián)網創(chuàng)造了條件,也為在2010年以前基本形成覆蓋全國的天然氣基干管網創(chuàng)造了條件。
三年后上??捎蒙纤拇ㄌ烊粴?/font>
負責工程組織實施的中石化總經理蘇樹林介紹說,工程建設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氣田產能建設工程,二是天然氣凈化廠工程,三是天然氣管道工程。管道途經四川、重慶、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和上海8省市,工程總投資627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10年底建成年產120億立方米凈化天然氣的生產能力和輸送能力,從川東到上海的干線管道全長1702公里。
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家川氣東送工程建設領導小組組長陳德銘對新華社記者說,如果工程進展順利,也有可能提前半年到10個月完成,也就是說,有可能在2010年初上海就可以用上四川輸來的天然氣。
中石化川氣東送建設工程指揮部常務副指揮何生厚,日前在四川省達州市普光氣田對記者說,“到2006年底,普光氣田的探明儲量已經達到3561億立方米,預計今年底還可再調高一些探明儲量,至少增加800億立方米?!彼J為,隨著天然氣探明儲量的增加,為川氣東送打下了堅實的儲量基礎,最少可以穩(wěn)定輸氣20年。
三年內建成覆蓋全國的天然氣管網
天然氣是高效清潔能源,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天然氣探明儲量和產量持續(xù)快速增長,已經形成川渝、新疆、陜西長慶、青海,以及南海等陸上和海上氣區(qū),累計探明可采儲量2.66萬億立方米。隨著西氣東輸、忠武線、澀寧蘭線、陜京一線和二線等管線的建成投產,川氣東送開工建設,以及西氣東輸二線等項目前期工作的深入開展,一個覆蓋全國的天然氣管網正在逐步形成。
陳德銘說,為了優(yōu)化能源結構,改善大氣環(huán)境,推動我國天然氣產業(yè)快速協(xié)調發(fā)展,國家發(fā)改委牽頭制定了《天然氣管網布局及“十一五”發(fā)展規(guī)劃》。按照規(guī)劃,在“十一五”(2006年至2010年)期間,基本形成覆蓋全國的天然氣基干管網,規(guī)劃建設天然氣管道大約1.6萬公里,到2010年中國天然氣管道總長將達到4.4萬億公里。屆時將進一步完善全國天然氣管網,為天然氣安全可靠供應提供保障。
川氣東送將明顯改善環(huán)境質量
有專家認為,隨著天然氣消費在我國能源消費中的增加,將替代煤炭的直接燃燒,有效減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陳德銘預計,2010年川氣東送工程完工后,每年可減少數(shù)千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蘇樹林表示,在工程建設中,中國石化一切以安全、環(huán)保和質量為前提,既要保證建設施工的安全,又要保證工期安全。同時要加強儲氣庫建設,保證有足夠的調峰能力,確保穩(wěn)定供氣。
有關權威人士認為,從總體上看,我國天然氣開發(fā)利用程度還不高,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別是近幾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節(jié)能減排力度加大,對清潔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多,天然氣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更多大氣田的發(fā)現(xiàn)和更多天然氣管網的建設,使我國的天然氣產業(yè)發(fā)展進入黃金時期,步入快車道。加快天然氣勘探開發(fā)與合理利用,加快構建覆蓋全國的天然氣管道網絡,對于我國改善環(huán)境、減少污染物排放、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加快建設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都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