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改繼續(xù)推進,本周又有18家上市公司進入第六批股改公司名單,其中滬市13家、深市5家。除了公布方案的15家公司外,滬市的白云機場和深市的金馬集團、*ST吉紙也發(fā)布了提示性公告,宣布進入股改程序。
在本批股改公司中,有兩家上市公司值得特別關注:一個是*ST吉紙,另一個是東莞控股。
*ST吉紙是第一家啟動股改程序的暫停上市類公司,而東莞控股則開創(chuàng)了非流通股股東分類支付對價的先河。
*ST公司啟動股改
*ST吉紙之所以引人注意,是因為這家公司目前還在恢復上市申請階段,而此次能進入股改公司名單,是否意味著公司的上市申請已經獲得了深交所的批準呢?
資料顯示,*ST吉紙由于自2002年起連續(xù)虧損,于今年5月13日被迫暫停上市。今年8月15日,在吉林中院的主持下,*ST吉紙與債權人達成和解協(xié)議,債權人同意*ST吉紙以全部資產抵償全部債務,抵償后公司凈資產“由負轉零”,這為重組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經過選擇,最后江蘇蘇寧環(huán)球集團成為了*ST吉紙的重組方。而作為收購的前提條件,環(huán)球集團必須向公司置入優(yōu)質經營性資產,維持*ST吉紙的上市公司地位。而蘇寧環(huán)球集團入主后也履行了自己的承諾,經過資產重組,公司中報及三季報都取得了盈利。9月5日,公司正式向深交所遞交了恢復上市申請。
業(yè)內人士表示,從目前情況看,*ST吉紙恢復上市申請獲得批準的可能性還是相當大的,作為首家進行股改的ST公司,ST農化推出了重大資產重組加送股的股改方案,而*ST吉紙的方案會否也采取類似方式還不得而知,但從深交所的態(tài)度來看,恢復上市申請獲得批準至少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國有控股企業(yè)增加
在本批18家股改公司中,明顯以國有控股企業(yè)為主,含B股公司和ST公司各一家,顯示股改正從多方面向縱深推進。
從滬市13家公司來看,10家為國有控股企業(yè),其中中遠航運、晉西車軸為中央企業(yè),國企比例占76.92%。業(yè)內人士認為,兩家央企同時出現(xiàn),為進一步推進國有控股公司,特別是央企公司的股改打下良好的基礎,有利于穩(wěn)定市場對國企推進股改的預期。
在本批股改公司中,東莞控股的股改方案最具創(chuàng)新意識,采用了“國有股‘縮股+送股’、外資股‘直接送現(xiàn)金’”的方式,開創(chuàng)了非流通股股東分類支付對價的先河。其具體方案是:國有股股東按1:0.8的比例縮股,然后再向流通股股東每10股送1.82598股,而外資股股東則向流通股股東每10股送現(xiàn)金4.3592元,從而使流通股股東的利益可以從更多角度獲得保障。
業(yè)績較好對價略降
此外,本批股改公司還具有市值較大、業(yè)績較好的特點。以滬市13家公司為例:其中白云機場市值超過70億元,中遠航運超過50億元,超過或接近20億元的有三友化工、飛樂股份、海博股份、上海物貿4家。白云機場、曙光股份、中遠航運為上證180指數(shù)公司,白云機場同時為上證50指數(shù)公司。13家公司中,2004年每股收益超過0.20元的有白云機場、曙光股份、三友化工、中遠航運、晉西車軸、金豐投資、海博股份等7家,其中曙光股份、中遠航運分別高達0.69元、0.80元。
但從對價水平來看,本批滬市13家公司股改預案平均為每10股送2.78,比前五批略有下降??紤]到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公司在與流通股股東溝通完成后大幅提高對價的現(xiàn)象,預案的對價水平尚屬正常。
在承諾方面,除法定承諾外,深市的泰達股份、安泰科技兩家公司大股東均作出了增持社會公眾股承諾和限價減持承諾,東莞控股非流通股股東還承諾了有關分紅計劃。
業(yè)內人士表示,本批股改公司名單中上海物貿作為含B股公司的出現(xiàn),則繼續(xù)體現(xiàn)了管理層引導含B股、H股公司股改的政策導向。(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