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11日電(記者查文曄潘清)內地與香港證券監(jiān)管機構10日推出了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簡稱“滬港通”)。此前,首批大陸基金公司獲準進入臺灣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設將為香港和臺灣帶來更多機遇,香港與臺灣未來將繼續(xù)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根據公告,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將允許兩地投資者通過當地證券公司(或經紀商)買賣規(guī)定范圍內的對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證券業(yè)人士指出,滬港通既可方便內地投資者直接使用人民幣投資香港市場,也可增加境外人民幣資金的投資渠道,便利人民幣在兩地的有序流動。 據香港特區(qū)政府統(tǒng)計,截至今年2月底,香港人民幣存款及存款證總額達11280億元人民幣。2013年,香港銀行全年處理的人民幣貿易結算交易總額達38410億元人民幣,較2012年增加46%。 根據環(huán)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的統(tǒng)計,香港銀行的人民幣收付交易量,約占全球進出內地和離岸市場交易總量的八成。如此巨量的離岸人民幣資金,需要合適的投資渠道,讓“金流”充分流動起來,發(fā)揮更好的效益。 “滬港通有利于建立起順暢的人民幣從離岸市場到在岸市場的回流渠道。這有助于建立對稱、完整的在岸—離岸—在岸人民幣市場循環(huán)?!敝袊嗣翊髮W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說,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速,香港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市場,但長期以來,離岸人民幣投資渠道有限,影響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滬港通機制下內地機構及個人投資者可投資香港266只股票,而香港市場可投資上海A股逾500只股票,這將為A股市場引入新的活力,刺激交易量增長,而內地龐大的市場和資金池也將推動香港市場做強做大,助力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據估算,滬股通每日額度約占上交所交易量七分之一,港股通每日額度約占港交所交易量五分之一。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認為,滬港通的政策力度顯示出中央對香港打造人民幣離岸中心的支持,也凸顯香港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據統(tǒng)計,香港是世界第6大外匯市場及第15大銀行中心,在香港經營的國際金融機構數量眾多,包括138家外資持牌銀行、30家有限制牌照銀行、31家接受存款公司及84家外資銀行代表辦事處。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100家銀行中,有69家在香港營業(yè)。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仍舊有著獨特優(yōu)勢,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應該善用這一優(yōu)勢。”左小蕾說,建設人民幣離岸中心對香港也帶來諸多利好,香港的外匯與投融資市場將吸引更多投資。 與香港相比,臺灣的離岸人民幣市場規(guī)模略小,但也在快速發(fā)展。截至今年2月底,臺灣人民幣存款余額高達2470.51億元。其中,臺灣離岸銀行平臺市場人民幣存量為545億元,占臺灣人民幣銀行存款總量的22%。 與規(guī)模同步提升的是離岸人民幣強烈的投資需求。因應這一需求,大陸證券監(jiān)管部門去年1月對臺新增1000億元人民幣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臺灣方面去年底調整了離岸銀行平臺業(yè)務規(guī)范,正式“放行”人民幣基金。臺灣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設加速。 去年12月,交通銀行香港分行、中國農業(yè)銀行香港分行、中國銀行香港分行、中國建設銀行香港分行首次推出的“寶島債”在臺灣證券柜臺買賣中心同步掛牌交易,合計發(fā)行金額達到67億元人民幣。 今年2月,臺灣金融事務主管部門推出“發(fā)展具兩岸特色金融業(yè)務計劃”,包括全面啟動外匯指定銀行辦理人民幣業(yè)務、兩岸現代化金流平臺、協助金融機構大陸布點服務臺商等十大亮點計劃項目。 今年4月,上海匯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人民幣債券基金,通過與渣打銀行的合作,成功進入臺灣市場。臺灣的人民幣投資者獲得直通內地的投資渠道。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經濟室主任朱磊認為,人民幣國際化的方式、手段多種多樣,臺灣發(fā)展人民幣離岸市場的進展取決于當局政策措施滿足市場需求的程度。 “在兩岸已經達成的ECFA框架下,兩岸金融業(yè)的相互投資與開放已經取得可觀的成果?!敝炖诤粲?,臺立法機構應盡速通過服貿協議,讓兩岸金融業(yè)的開放更進一步。 “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有利于臺灣企業(yè)更多地用人民幣結算,避免匯兌損失與風險,促進投融資的便利化,為他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朱磊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