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3日電?。保梗福蹦辏对拢玻啡罩粒玻谷?,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決議對新中國成立32年來的一系列重大歷史問題和經(jīng)驗教訓作出了正確結(jié)論和科學總結(jié),實事求是地評價和肯定了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充分論述了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的偉大意義。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為了從根本上糾正“左”的和右的錯誤傾向,把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思想統(tǒng)一到三中全會的路線上來,中央認為,必須正確地認識新中國成立以來黨走過的歷史道路,科學地總結(jié)黨在這個時期的歷史經(jīng)驗。
1979年3月,鄧小平在黨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發(fā)表講話,旗幟鮮明地強調(diào)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這個講話成為制定《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重要出發(fā)點。
為了進一步統(tǒng)一認識,同年9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四中全會,對新中國成立后黨的歷史進行了討論和研究,認為有必要對這一時期黨的歷史作出決議。同時,全會討論并通過了葉劍英代表黨中央將在慶祝新中國成立三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對三十年來的歷史進行了初步總結(jié)。
同年11月起,在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書記處領導下,由鄧小平、胡耀邦主持,黨中央開始著手起草《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鄧小平對決議的起草和定稿傾注了大量心血。他強調(diào),這個決議總的指導思想有三條:第一,確立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堅持和發(fā)展毛澤東思想,這是最核心、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一條;第二,對新中國成立32年來歷史上的大事,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進行實事求是地分析,包括一些負責同志的功過是非,要做出公正的評價;第三,對過去的事情做個基本的總結(jié)。
到1980年10月,數(shù)易其稿的《決議》草稿寫出后,先后在黨內(nèi)幾十位領導同志、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黨內(nèi)四千多高級干部中進行了幾輪大的討論,而后根據(jù)各方面意見又反復修改,直至對重大問題的認識逐漸趨于一致。1981年6月,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召開預備會議,對決議稿進行了第四輪大討論。預備會議期間,鄧小平發(fā)表講話,對決議稿給予高度評價。
決議指出,黨在新中國成立以后32年的歷史,總的來說是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導下,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歷史。由于經(jīng)驗不足,黨的領導在對形勢的分析和對國情的認識上發(fā)生過主觀主義的偏差,犯過把階級斗爭擴大化和在經(jīng)濟建設上急躁冒進的錯誤,包括“文化大革命”這樣全局性的、長時間的嚴重錯誤。但是,32年來我們?nèi)〉玫某删褪侵饕摹?/p>
決議實事求是地評價了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充分論述了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的偉大意義。這是決議最為重要、最為核心的內(nèi)容。決議指出,毛澤東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是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戰(zhàn)略家和理論家。就他的一生來看,他對中國革命的功績遠遠大于他的過失。他的功績是第一的,錯誤是第二位的。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fā)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jīng)驗總結(jié),是中國共產(chǎn)黨集體智慧的結(jié)晶。毛澤東思想是我們黨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將長期指導我們的行動。我們必須堅持毛澤東思想,并以符合實際的新原理和新結(jié)論豐富和發(fā)展毛澤東思想。
決議的通過,標志著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任務的勝利完成。通過撥亂反正,黨在各方面的正確政策得到恢復和落實,“文化大革命”時期及其以前被嚴重搞亂的社會關系得到調(diào)整,大量歷史遺留問題得到妥善解決。這些工作的完成,對于調(diào)動一切積極因素,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進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起到了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