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良玉深入甘肅隴南天水災區(qū)
考察指導抗洪救災 看望慰問受災群眾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總指揮回良玉近日深入甘肅隴南、天水等地災區(qū),考察山洪泥石流災情,代表黨中央、國務院看望受災群眾,慰問奮戰(zhàn)在搶險救災一線的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公安民警、民兵預備役人員和干部群眾,指導抗洪救災工作。這是8月22日,回良玉在成縣黃渚鎮(zhèn)研究災區(qū)重建規(guī)劃。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總指揮回良玉近日深入甘肅隴南、天水等地災區(qū),考察山洪泥石流災情,代表黨中央、國務院看望受災群眾,慰問奮戰(zhàn)在搶險救災一線的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公安民警、民兵預備役人員和干部群眾,指導抗洪救災工作。他強調,目前主汛期還沒有過去,一些地方山洪泥石流地質災害多發(fā)、重發(fā)、群發(fā),各地各部門要毫不松懈地抓好防汛抗洪救災工作,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全面落實防災減災措施。山洪泥石流地質災害多發(fā)地區(qū),要全面排查隱患,加強監(jiān)測預警,及時轉移受威脅人員,切實減輕災害損失。
22日至23日,回良玉一行翻山越嶺,涉水過河,驅車數(shù)百公里在隴南、天水等地考察。在受災最嚴重的成縣,車輛駛過的路上,不時可以看到倒塌、破損的房屋,被連根拔起的樹木,山體滑坡留下的碎石,被水沖毀的路基,成片倒伏的農作物……山洪泥石流過后留下了滿目瘡痍。
成縣黃渚鎮(zhèn)12日凌晨遭遇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強降雨,3小時降水量達141毫米,暴雨引發(fā)了嚴重的山體滑坡和泥石流?;亓加駚淼近S渚鎮(zhèn),在被泥石流沖毀的房屋前、在被淹的農貿市場、在堆滿淤泥的企業(yè)廠區(qū),詳細向當?shù)馗刹俊⑥r民、企業(yè)職工了解受災情況、生產(chǎn)經(jīng)營恢復情況。在太山村受災群眾安置點,回良玉走進帳篷,坐在行軍床上和受災群眾促膝交談,囑咐受傷群眾要好好治療。他說,災害無情人有情。有黨和國家的重視,有人民軍隊的支持,大家團結起來一定能戰(zhàn)勝眼前的困難。他指著太山村臨時村委會辦公帳篷前懸掛的鮮紅黨旗說,大災面前,有了旗幟,就有了主心骨。黨員和干部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帶領群眾共渡難關。他還叮囑防疫人員,要做好防疫工作,保證大災之后無大疫。
這是8月22日,回良玉在成縣黃渚鎮(zhèn)農貿市場察看災情。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黃渚鎮(zhèn)不少地方依然堆積著大量的巨石、泥沙和被毀的樹木,清淤任務十分繁重?;亓加窆膭顓⒓忧逵俟ぷ鞯牟筷牴俦^續(xù)發(fā)揮好主力軍和突擊隊的作用。他指出,目前甘肅的災情很重,在繼續(xù)抓好舟曲搶險救災工作的同時,要統(tǒng)籌抓好隴南、天水等地的抗洪救災工作。要科學調配力量,重視發(fā)揮大型機械設備的作用,加快清淤工作進度,加快恢復交通、通信、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和災區(qū)的生產(chǎn)生活秩序。
在天水市秦州區(qū)娘娘壩鎮(zhèn),他與當?shù)馗刹亢碗S行部門負責同志深入研究受災群眾過渡安置和災后恢復重建問題。他說,天氣轉涼,臨時安置之后,要盡快搞好受災群眾的過渡安置,盡快啟動災后恢復重建,確保安全過冬。過渡期內要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結合,鼓勵受災群眾投親靠友,鼓勵通過借、租、拼等多種方式解決過渡安置期住房問題。災后恢復重建一定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科學規(guī)劃,堅決避開隱患點,給山洪泥石流排泄留足通道,堅決避免將建筑物建在行洪道上。
回良玉指出,中小河流是我國防汛抗洪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山洪地質災害是我們的心腹之患。要加快制定和實施重點中小河流治理規(guī)劃,全面開展地質災害隱患調查,加強地質災害監(jiān)測預警和防治體系建設。當前,全國遭受洪澇災害的地區(qū)較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和國家減災委要強化統(tǒng)一指揮,搞好科學調度,統(tǒng)籌安排好甘肅、四川、遼寧、云南等地防汛抗洪和防災減災工作。

最新|活動|出訪|會議|論述|圖片


8月23日,隴南供電公司員工在成縣黃渚鎮(zhèn)搶修線路。8月12日,甘肅隴南成縣遭遇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強降水,暴雨還引發(fā)了山體塌方、泥石流等次生災害。災害發(fā)生后,成縣廣大干部群眾全力以赴開展災后自救。新華社記者 吳明軒攝
甘肅隴南成縣災后“生命線工程”取得新進展
新華社甘肅成縣8月22日電(記者 吳明軒)甘肅隴南暴雨洪水災害重災區(qū)成縣采取多項措施,確保受災群眾得到妥善安置,全力恢復道路等基礎設施,災后“生命線工程”取得了新的進展。
8月12日凌晨,成縣遭遇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強降雨,黃渚鎮(zhèn)3小時降水量達141毫米。暴雨引發(fā)了山體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質災害,大量房舍被淹,七百多公頃耕田被毀,道路、通信、水電等設施受損嚴重。截至8月21日,23人在洪災中遇難,15人失蹤。 >>>詳細閱讀

一條長長的泥石流沉積帶出現(xiàn)在成縣黃渚鎮(zhèn)中(8月20日攝)。8月11日夜間開始,甘肅隴南市多個縣區(qū)遭遇強降水,暴雨引發(fā)山體塌方、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在重災區(qū)成縣,目前已有23名群眾遇難,大量房屋倒塌,道路等基礎設置嚴重受損。目前,成縣等受災縣區(qū)正積極開展群眾安置、道路清淤等工作。新華社記者 吳明軒 攝
甘肅隴南暴雨災害死亡人數(shù)增至36人 23人失蹤
新華社蘭州8月17日電(記者 張文靜)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17日發(fā)布的消息稱,截至16日16時,甘肅省隴南市特大暴雨洪澇災害已造成36人遇難、23人失蹤。
8月11日以來,甘肅隴南市多個縣區(qū)突降暴雨,暴雨引發(fā)山體塌方、泥石流等次生災害。據(jù)了解,此次洪澇災害已造成36人遇難,23人失蹤,295人受傷,緊急安置122835人;農作物受災面積3萬多公頃;6090間房屋倒塌,15223間房屋損壞;直接經(jīng)濟損失達31.16億元。災害也導致道路、電力和通信等基礎設施嚴重受損。 >>>詳細閱讀
甘肅省緊急安置東南部地區(qū)特大洪澇災害受災群眾
新華社甘肅舟曲8月17日電(記者 衛(wèi)韋華)記者從甘肅省民政廳獲悉,8月11日以來,甘肅省隴南、天水等地突降暴雨,引發(fā)特大洪水災害,給當?shù)厝嗣袢罕娚敭a(chǎn)造成重大傷亡和損失。災害發(fā)生后,甘肅省市縣民政部門轉移安置受災群眾和滑坡險情區(qū)域群眾11977人,其中集中安置1560人、投親靠友10417人。 >>>詳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