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州縣中平鎮(zhèn)江頭村,一輛手扶拖拉機被洪水掀翻在河邊。受今年第11號臺風“尤特”影響,8月19日,素有“桂中糧倉”稱謂的廣西象州縣境內(nèi)連降暴雨,加上境內(nèi)的下六甲水電站提前泄洪,咆哮的山洪裹著大量的泥沙順勢而下,沖斷公路、沖垮河堤、沖毀農(nóng)田。短短1天時間,全縣21條公路共被沖毀近50公里;兩座橋梁完全被沖塌,10座橋梁嚴重癱瘓;80%以上的水利設施損毀嚴重,損壞灌溉設施2371處,總長206公里,影響灌溉面積19.2萬畝;農(nóng)作物受災76000多畝,死亡牲畜5000多頭;倒塌的供電、通信、通訊電桿500多根;房屋被浸泡6000多間,倒塌750多間,44個村屯4.1萬人受災,交通、通信、供電供水中斷,直接經(jīng)濟損失1.4億元。由于受災損失嚴重,受災面積大,范圍廣,涉及人數(shù)多,災后恢復生產(chǎn)、重建家園的任務十分艱巨。據(jù)象州縣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目前,象州縣受災所需資金缺口非常大,因災資金缺口達1.2億多元。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被洪水沖垮的象州縣黃樟橋。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洪水退后象州縣納祿村受災場景。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8月22日,象州縣中平鎮(zhèn)群眾在進行災后自救。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8月22日,象州縣電力工人在搶修受損電網(wǎng)。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