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zhí)枴焙T嚞F(xiàn)場總指揮劉峰:希望香港科學家能參與國家載人深潛事業(yè)
新華社香港11月30日電(記者劉歡)“蛟龍?zhí)枴陛d人潛水器7000米級海試現(xiàn)場總指揮、國家深?;毓芾碇行闹魅蝿⒎澹常叭赵谙愀壅f,訪港幾天來對香港科技實力印象深刻,香港一些大專院校也開展了海洋生態(tài)等方面的研究,他個人非常希望并熱情邀請香港科學家積極參與國家載人深潛事業(yè)。
劉峰當天在香港科學館以“‘蛟龍’十年入海路”為主題發(fā)表演講,與包括香港中學生在內的聽眾分享了“蛟龍?zhí)枴笔陙砣〉玫呢S碩成果。
劉峰透露,國家載人深潛事業(yè)下一步將用三到四年時間開展試驗性應用。2013年5至6月計劃在南海進行基線定位系統(tǒng)實驗,同時兼顧“南海深部科學計劃”的需求;2013年7至9月計劃在東太平洋開展“多金屬結核試采小區(qū)”的詳細勘查,為將來試采作準備。此外,國家還將加快深海裝備系列化建設、加快國家深?;亟ㄔO并將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
“蛟龍?zhí)枴陛d人潛水器是為推動中國深海運載技術發(fā)展和中國大洋國際海底資源調查及科學研究而研發(fā)的高技術裝備。歷經10年的研發(fā)與海試,今年6月27日,“蛟龍?zhí)枴痹隈R里亞納海溝成功下潛至7062米,標志著其正式轉入試驗性應用階段。
劉峰的講座是“2012當代杰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5場講座中的一場。在當天舉行的另外一場講座中,中山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蘇鏘以“稀土資源及其應用”為主題進行演講,為香港聽眾介紹了稀土在發(fā)展新能源、新材料、資訊和醫(yī)療等方面的應用。
“2012當代杰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活動于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香港舉行?;顒影ǎ祱鲋v座,涉及醫(yī)學中的腸胃內鏡、中國載人航天科技、深海探索、稀土資源以及如何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經濟貢獻等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