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以中國風格、中國精神、中國氣魄走向世界
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電(新華社記者)2012年10月11日,北京時間19時,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這個夜晚,屬于中國作家,屬于中國文學,屬于中國。
莫言:故鄉(xiāng)和我的文學密切相關
“我沒看法?!睅滋烨笆髂詫@諾貝爾文學獎時,莫言淡淡地說出這么幾個字。傳言成真,莫言第一反應是“狂喜并惶恐”,表示“會將大部分精力放在新作品的創(chuàng)作上”“會繼續(xù)努力”。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傳來,他的家鄉(xiāng)山東省高密市人民奔走相告,祝賀這位從“東北鄉(xiāng)”走出來的作家獲獎。
當晚,莫言在故鄉(xiāng)――山東高密舉行記者會,發(fā)表獲獎感言。這塊長著火焰熱血般紅高粱的土地,是莫言生長的地方,是他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的根基。
“非常感謝大家跑到我們高密來。這本來是一個有紅高粱的季節(jié),可惜現在不種紅高粱了,我估計你們都沒有看到過。”莫言對新華社記者表示,得到獲獎消息心情很高興,“接到這個消息時我正在吃飯,有點吃驚”。
莫言對獲獎非常低調:“拿到獎感到非常驚訝,因為覺得自己資歷非常淺?,F在有很多優(yōu)秀作家,我排得相對靠后。”
在作品中摹刻了一出出“東北鄉(xiāng)”傳奇的莫言對自己的家鄉(xiāng)一往情深?!拔业墓枢l(xiāng)和我的文學是密切相關的。”莫言說,“高密有泥塑、剪紙、撲灰年畫、茂腔。民間藝術、民間文化伴隨著我成長。我從小耳濡目染這些文化元素,當我拿起筆來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的時候,這些民間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進入了我的小說,也影響甚至決定了我的作品的藝術風格。”
在回答“是什么打動評委”時,莫言認為最主要的是文學素質,“這是一個文學獎,授予的理由就是文學。我的作品是中國文學,也是世界文學的一部分,我的文學表現了中國人民的生活,表現了中國獨特的文化和風情。同時,我的小說也描寫了廣泛意義上的人,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一直是寫人。我想這樣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區(qū)、種族、族群的局限。”
對于此前的各種說法和質疑,莫言說:“感謝那些支持我的朋友,也感謝那些批評我的朋友。我終于得到了一個把自己放在眾聲喧嘩之中的機會。持續(xù)半個月之久的網絡大戰(zhàn),也是認識自我的最佳機會,讓我知道我有哪些缺陷和不足,也讓我知道了有哪些寶貴的東西需要堅持、發(fā)揚?!?/p>
對于此次同樣呼聲很高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莫言說,他與村上沒有直接交往,但互相也通過信息,“我想他也創(chuàng)造了他獨特的文體,他也描述他所熟悉的這種生活。他的作品也是非常優(yōu)秀的,完全具備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資格。”
中國作協(xié):對中國文學發(fā)展意義重大
“這是莫言的喜事,也是所有中國當代作家的喜事。這是幾代中國作家的夢想!”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書記處書記何建明在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第一時間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不只是對莫言文學創(chuàng)作成就的肯定,也是對一百多年來一代代中國作家的肯定,是對中國當代文學界的肯定。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的強大,以及世界影響力的提升。”
何建明認為,莫言在當代中國作家的代表性,首先在于他是一個強烈關注現實的敘述者,“莫言繼承了中國文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特別突出地按照民族講故事的寫法進行創(chuàng)作。現實主義的寫法也是世界文學的主流,莫言正是代表了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的方向?!?/p>
基于此,何建明高度評價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對中國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的意義。
“這些年,人們認為文學似乎邊緣化。但是,包括莫言、賈平凹、張煒等一大批當代中國作家,始終在默默地關注中國社會,用現實主義表現手法展現中國的時代、歷史變遷。他們的視角、筆觸、感覺,與國家的命運連在了一起。這種文學創(chuàng)作是嚴肅的,代表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本質意義。因此,莫言的獲獎,對中國文學發(fā)展意義重大?!?/p>
何建明最后說:“文學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原創(chuàng)的最重要的部分,中國作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也讓人重新思考并自信于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創(chuàng)造力,這對中國的文化建設,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p>
文學界:以中國風格、中國精神、中國氣魄走向世界
“祝賀,很為莫言高興!”著名作家王安憶傳遞出中國作家的共同感受。
著名作家王蒙對媒體表示:“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說明中國當代作家以及中國當代文學成就獲得了世界關注。”
上海譯文出版社總編輯史領空認為,莫言此次獲獎得益于兩大因素:一是他的作品從題材到語言都非常有特色;二是莫言的作品被大量翻譯成世界各種語言?!半S著莫言的獲獎,世界將把目光更多地投到中國當代作家身上。這是中國文學走向世界非常重要的一步?!彼f。
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過莫言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蛙》。出版社總編輯郟宗培說:“莫言的文學創(chuàng)作立足于他的故鄉(xiāng)高密,從來沒有離開過自己的鄉(xiāng)土,以他交織著‘現實和幻想、歷史和現實’的眾多文學作品,向世界呈現了一個‘有悠久歷史、經歷過波折磨難,但始終向往美好生活、肩負重軛前行的偉大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品格’。”
“在傳統(tǒng)閱讀受到挑戰(zhàn)之時,莫言的創(chuàng)作獲得世界文學最高榮譽,給了堅持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堅信文學力量的作家和讀者以很大鼓舞?!敝骷遗韺W明說。
湖北省文聯(lián)主席、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熊召政表示,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是,中國文學要想走向世界,就應該保持中國風格、中國精神、中國氣魄。(參與采寫記者:廖翊、王海鷹、孫麗萍、白瀛、俞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