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日電(記者王希、王優(yōu)玲)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與韓國外交通商部通商交涉本部長樸泰鎬2日在北京共見記者時宣布,中韓自貿協(xié)定談判正式啟動。
陳德銘說,中韓建交20年來雙邊經貿關系迅速發(fā)展,貿易額年均增長超過23%,中國是韓國最大的貿易伙伴,韓國成為中國主要貿易伙伴和外資來源地,進一步加強雙邊經貿合作有利于各自經濟發(fā)展,符合兩國人民的利益。
他說,中韓自貿談判得到了兩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兩國官產學各界的支持。在世界金融危機仍在繼續(xù),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中韓啟動自貿協(xié)定談判不僅為雙邊經貿合作提供更加有利的制度環(huán)境,而且將推動東亞經濟的一體化,有利于整個地區(qū)的繁榮穩(wěn)定。
中韓經濟有很強的互補性,但在某些領域也有一定的競爭性。據(jù)樸泰鎬介紹,為保護各自敏感領域,自貿協(xié)定談判將分階段進行。首先兩國將盡快就確定貨物貿易、服務、投資和其他領域的談判模式展開磋商,這將成為兩國自貿協(xié)定的組成部分。在談判模式確定后,雙方將以此為基礎開展所有領域的其他談判,包括貨物、服務、投資和其他領域,并以一攬子方式結束談判。
盡管中韓自貿區(qū)的具體開放程度將由最終談判結果決定,但雙方部長表示,中韓自貿協(xié)定在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的自由化水平上都將超出兩國各自在世界貿易組織中的承諾水平。
為解決貨物貿易領域的敏感問題,雙方將在談判中設立正常產品軌道與敏感產品軌道,其中敏感產品將包括一般敏感產品清單和高度敏感產品清單。
陳德銘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中韓雙方都認為中韓先行啟動自貿區(qū)談判與盡快啟動中日韓三國自貿區(qū)談判并不對立,前者是后者的重要基礎和推動力。樸泰鎬也強調說,中韓自貿區(qū)將保持開放性的原則。
中韓自貿談判將在5月份舉行首次磋商,陳德銘說,希望談判能在兩年內完成。
2011年,中韓雙邊貿易總額為2456億美元,同比增長18.6%。韓國是中國的第四大外資來源地,累計對華投資超過5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