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zhàn)和突破世界級難題”
——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向更加安全、高效和經濟穩(wěn)步推進
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記者(張辛欣、鄭曉奕)“我國核電技術設計和制造已經進入良性循環(huán),能夠挑戰(zhàn)和突破世界級難題!”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院長鄭明光在近日召開的三代核電AP/CAP合格供應商年會上說。
世界首臺AP1000核電機組、我國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第一臺機組有望于2013年實現(xiàn)并網發(fā)電;我國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AP1400三代核電機組將于今年3月提交安全分析報告,有望2013年實現(xiàn)開工;未來還將開發(fā)功率為170萬千瓦的CAP1700核電技術……
近年來,我國通過自主創(chuàng)新,攻堅克難,不斷創(chuàng)造核電建設新紀錄,突破關鍵設備國產化瓶頸,在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品牌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三代核電自主化向更加安全、高效和經濟穩(wěn)步推進。
三代核電是當前世界新一輪核電發(fā)展的主流,安全性和經濟前景較好,具有建設周期短、運行壽命長等特點。
AP1000技術是目前公認的最具安全性的三代核電技術。但由于AP1000核電技術設備要求高、制造難度大,關鍵設備國產化則成為我國核電自主化面臨的主要瓶頸。
從圖紙變成實踐,沒有先例可循。我國在引進AP1000技術后,通過消化吸收、攻堅克難,率先掌握了核島安全殼、模塊、主管道、大型鍛件制造、核島筏基混凝土一次性整體澆注等五大核技術,并聯(lián)合中外有關方面,順利完成了AP1000全部關鍵設備的研制。
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董事長王炳華透露,世界首臺AP1000核電機組有望在明年實現(xiàn)并網發(fā)電。同時,國家核電正在研究開發(f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AP1400核電技術,以滿足核電未來發(fā)展的需要。
隨著全球核電技術升級換代的步伐加快,三代核電正逐步邁入商業(yè)化應用和推廣階段。然而,要實現(xiàn)規(guī)?;a、獲得市場優(yōu)勢,首先要確保質量可靠。
福島事故后,國家核電高度重視安全和質量,全力配合核安全局完成依托項目的安全檢查工作。同時在第一時間和美國西屋分別對AP1000設計應對福島核事故條件開展了獨立的“壓力測試”。
評估顯示,AP1000具備預防和緩解嚴重事故的能力,可以抵御類似福島的超設計基準事件,且在事故后72小時內,可通過非能動系統(tǒng)將核電站逐步帶入穩(wěn)定狀態(tài),減少操縱員干預和對外部動力源的依賴。
實現(xiàn)規(guī)?;a,還要有嚴格的標準?!皩藴守瀼卦谒泄ぷ髁鞒毯凸ぷ魅藛T工作理念中。如果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達不到標準或者超出標準,AP1000將不能達到全面的安全?!蔽魑蓦姎夤緛喼蘅偛冒瑐愓f。
在這方面,精細化的運營管理非常重要。作為三代核電AP/CAP合格供應商之一,中國第一重型機械股份公司副總裁王寶忠用“技術上過關,管理上有偏差”來形容現(xiàn)在我國核電運營管理情況。
“攻克一個技術難關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而改變一個習慣卻要花費幾代人的時間。”王寶忠強調,要實現(xiàn)三代核電的穩(wěn)定批量生產和規(guī)?;茝V,必須要有非常科學和精細的運營管理水平和核安全文化建設。
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董事長王炳華說,國家核電將繼續(xù)堅持安全高效發(fā)展核電的方針,更加堅定地采用最先進核電技術和最嚴格安全標準,進一步完善國產AP1000標準設計和CAP1400設計,并且將建立和完善AP/CAP核電技術標準體系和核電技術經驗共享平臺,加強核安全文化建設,嚴格履行核電行業(yè)對客戶、對社會公眾的責任與義務,研究持久共贏的商業(yè)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