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森廢品處理公司的工作人員在將煉制好的油從罐里放出來(9月22日攝)。近日,記者走訪餐廚垃圾處理企業(yè)——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綠森廢品處理公司,公司老板李耀崧表示,現在餐飲企業(yè)餐廚廢油(俗稱“地溝油”)回收越來越難,公司每天的回收量已經從2004年前后的約20噸降到現在的10噸不到,約占南海區(qū)餐廚廢油的20%,企業(yè)嚴重“吃不飽”。據了解, 廣東省像綠森公司一樣具有處理餐飲垃圾資質的企業(yè)僅7家,綠森公司負責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的餐廚廢油處理工作。據公司老板李耀崧介紹,公司與南海區(qū)5000多家餐館簽訂了廢油回收合同,但實際執(zhí)行的餐館卻不到三分之一,只有1000余餐館讓我們去收廢油,其余的去向不明,很有可能流向了地下煉油黑點。談到為何收油“乏力”時,李老板指出,現在很多餐飲企業(yè)都拒絕垃圾“無利”處理方式,即綠森廢品處理有限公司采取的免費收購政策。而一些無證無牌的廢油處理點,會按照油的多少,給予餐飲企業(yè)一定回扣。對此,李老板認為要加強對餐飲企業(yè)垃圾監(jiān)管,才能保證無牌經營戶無縫可鉆,確保餐飲廢油能及時送交資質公司處理。在各個部門加大力量聯(lián)合打擊地溝油黑點的同時,加強餐廚廢油源頭監(jiān)控應該也是重要的一環(huán)。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綠森廢品處理公司沖洗池在對廢油進行沖洗(9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綠森廢品處理公司經過沖洗的廢油在進行油水分離(9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