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8月1日電(記者王大千)記者從青海省科技廳獲悉,7月下旬,青海省科技廳組織有關專家對中國石油青海油田公司承擔的5個油氣勘探科技項目進行了驗收,專家認為,項目研究成果解決了柴達木盆地復雜地質條件下油氣勘探的部分難題,為我國陸地石油開采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撐。
青海油田位于素有中國“聚寶盆”之稱的青海省柴達木盆地,是中國陸地油氣勘探的重要基地。但高原地質構造異常復雜,為油氣資源長期穩(wěn)定開發(fā)帶來挑戰(zhàn)。2007年以來,青海油田實施系列科技項目就勘探方向及技術創(chuàng)新等問題進行了重點科技攻關。
據了解,本次通過評審的項目涉及地質結構、生物氣開采工藝、開采水質處理等方面,5個項目中有3項達到國內領先水平,2項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其中,“柴西復雜構造綜合地質建模與圈閉解釋技術研究”以地震資料為基礎,結合地面露頭、鉆測井以及非地震等多種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建立了柴達木盆地復雜構造帶的“分層變形、垂向疊置”的收縮構造解釋模型,提出了一批有利勘探目標,經實地鉆探,發(fā)現并落實了英東億噸級油田。
“澀北第四系生物氣藏綜合開采工藝技術研究”針對分層開采及多層合采的實際,開發(fā)了分層開采井優(yōu)化配產方法和相應的工藝設計軟件,初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第四系生物氣藏綜合開采工藝技術研究方法,為澀北氣田穩(wěn)定增產提供了技術依據。
“柴達木盆地躍進油區(qū)注水開采水質處理工藝技術方案研究”針對躍進油區(qū)注入水水質長期不達標的技術難題進行技術攻關,研制了一套高礦化度污水處理的高效混凝水質凈化設備,系統解決了水質的凈化與穩(wěn)定問題,經試生產,年新增經濟效益千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