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記者 孫奕、熊爭艷 參與記者 鄒大鵬、呂曉宇)2月28日,雪降隴原,從甘肅省平涼市去往蘭州的公路擁堵長達40公里,總共330公里的路程,卻用了8小時。打算乘飛機從蘭州飛往北京出席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畢紅珍坐在車上直發(fā)愁。
“公路經過六盤山,雨雪天氣時擁堵、有事故時擁堵,村里的年輕人想去趟省城可難了?!薄埃福昂蟆鞭r民代表畢紅珍抵京后如此抒發(fā)自己的感受?!敖窈?年,我希望家鄉(xiāng)道路暢通,村里的老人能方便地用網絡了解世界?!?/p>
全國人大代表、出生于1984年的赫哲族姑娘劉蕾也是農民的女兒。她最關注“十二五”規(guī)劃中有關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特別是農村孩子讀書問題的相關內容。對此有著深刻體會的她說,“在很多地方,農村教育條件與城里沒法比,這在起跑線上就輸掉了一步,沒有知識就等于沒有出路?!?/p>
談到對自己未來的期許,已從佳木斯大學畢業(yè)的劉蕾目前還沒有找工作,“我想再歷練一下,以后自己做點事情。弟弟大學畢業(yè)后在廣州打拼,回來后感覺確實不一樣了,眼界開了,這也是我想多點歷練的原因?!?/p>
對“十二五”充滿期盼的,不止是“80后”代表委員,年過八旬的老代表老委員同樣對未來滿懷憧憬。
從1954年當選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到2008年當選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82歲的申紀蘭目睹農村一天天發(fā)展,對農村的關切依然不變?!拔沂且粋€農民,最大的希望還是今后農村會更好。我相信國家的‘十二五’規(guī)劃會成為農民奔小康的又一個起點?!?/p>
同為八旬老人的根通委員,雖然以弘法為己任,但他未來最關心的問題卻與世俗社會息息相關?!拔磥?年,貧富懸殊一定要縮小。”他邊說,邊雙手合十,“我們國家還有幾千萬貧困人口,‘十二五’一定要以解決民生為重點?!?/p>
80多歲的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伊斯蘭教協會會長劉世英也非常關注“十二五”規(guī)劃中的民生問題?!拔椰F在有3個重孫子,最大的11歲,最小的才幾個月,希望5年后,入學難、入托難等不再成為問題。”
雖然已是老花眼,不能長時間看著屏幕,但劉世英代表還是仔細上網瀏覽了溫家寶總理日前與網民的交流?!啊屓藗兩畹檬嫘?、安心、放心,對未來有信心’,這句話說到了根子上。”劉世英代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