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與時代共進,與世界同行
——寫在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日之際
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 在共和國61歲生日到來之際,上海世博會迎來一個激動人心的日子——中國國家館日。
這是一個值得驕傲的歷史性時刻。全世界189個國家與地區(qū)、57個國際組織相聚浦江兩岸,共同思考未來發(fā)展,攜手建設美好生活。上海世博會,是中華兒女送給祖國母親的一份生日厚禮;而東道主的國家館日,更將見證在豐富多元的國際舞臺上,一個東方古國呈現出的自信與繁榮。
在中國國家館日,作為上海世博園最受觀眾歡迎的場館之一,那一抹中國紅分外醒目動人。經歷了改革開放,經歷了入世,經歷了北京奧運的當代中國,始終與時代共進、與世界同行。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緊跟全球經濟發(fā)展的腳步,創(chuàng)造了當今世界最偉大的經濟奇跡。而今,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上海世博會,又成為推進人類文明進程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作為新興的發(fā)展中大國,中國清醒認知并勇于擔當時代重任。當今世界正面臨著人口激增、環(huán)境污染、能源短缺、生態(tài)失衡等嚴峻挑戰(zhàn),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獨自應對。今天的中國,在保持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的同時,正努力探索和大力推進科學發(fā)展,從經濟轉型到科技創(chuàng)新,從環(huán)境保護到文化傳承,從城鄉(xiāng)互動到和諧發(fā)展,中國期待以自己的智慧與世界攜手并肩,互利共贏。
與時代共進,中國館展示了和而不同、求同存異的東方智慧??v觀人類發(fā)展史,解決任何全球性問題,都離不開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與合作。在上海世博會這一全球開放的大舞臺上,世界文明的古今成果被如此豐富地表達,包括各種少數民族文化在內的全球多元文化被充分呈現,文化傳承與文化創(chuàng)造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上海世博會讓人們更深刻地理解,文化交流是經濟互動的重要內容,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價值觀的多樣性,是人類社會得以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
與時代共進,中國館內“流動”著的《清明上河圖》,展示著“城市發(fā)展中的中華智慧”。我們在學習以一種國際社會所熟悉的交流方式,向世界呈現一個真實的中國。中國現代化走到今天,先進落后并存,新舊矛盾交織,面臨發(fā)展中的許多問題。中國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屬于發(fā)展中國家。但是,中國有責任、有智慧、更有擔當,中國人民有信心、有能力建設好自己的國家,也有信心、有能力為世界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中國需要放眼世界,世界關注中國發(fā)展,在世界大變革大發(fā)展的時代,中國應該為人類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近5個月的激情演繹,上海世博會向世界展示了一個充滿活力的中國。在走向未來的漫漫征程上,中國要向世界呈現與貢獻的,不僅僅是“中國制造”、中國東道,還有充滿東方智慧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以及和諧發(fā)展理念,這將引領著中國繼續(xù)與時代共進,與世界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