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2日電(記者 賴臻)記者從北京市12日召開的政府購買社會組織公益服務項目推介展示暨資源配置大會上了解到,今年北京市的政府部門將出資上億元,購買300個社會組織的公益服務項目。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會議大廳和樓道里擺滿了展板和咨詢臺,來自部分區(qū)縣、基金會、社區(qū)、高校等單位共帶來了500多個繼續(xù)幫扶或有投資意向的公益服務項目,主要涉及與民生密切相關的扶貧救助、扶老助殘、醫(yī)療衛(wèi)生、婦幼保護、促進就業(yè)等十大領域。
百所校園安全避險巡回講座項目,將深入全市100所中小學校開展教育和演練,內容包括地震逃生、火場緊急疏散、防雷擊、防溺水、防擁擠踩踏等安全知識,以此提高學生的自護意識,降低學生意外傷害風險。據介紹,該項目預計直接受益5萬人,間接受益10萬人。
此外展示的項目還包括“低碳示范社區(qū)建設研究”、“北京市外來務工子女助學項目”、“北京市重性精神疾病底數現(xiàn)狀調查”、“社區(qū)養(yǎng)老助殘行動”及“為山區(qū)學校贈送保險”等。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謝延智介紹說:“此次財政撥款購買社會組織公益服務,將給予每個項目3萬元到30萬元不等的資金支持。在確保市政府購買的300個項目的基礎上,還要擴大購買范圍,具體購買多少項目還要經過專家評審后確定?!?/p>
據了解,政府購買服務分為四種形式。一是全額購買,如民政局提出購買民辦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免費向青少年和老年人開放的項目,體現(xiàn)民辦服務設施的公益特征;二是購買服務成本,社會組織在運作項目時,已從社會上籌集到部分資金,同時項目又是非營利的,政府經核定后購買其活動成本;三是資助補貼,政府將對社會組織實施項目提供支持和幫助;四是項目獎勵,如對實施最好的100家社會組織進行獎勵。
據悉,北京市目前共登記社會組織6953個。從今年起,北京市民政局等政府部門將為公益項目的投資方和需求方搭建平臺,實現(xiàn)供需對接,讓好的公益服務項目及時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