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樹強震進入第七天,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發(fā)布消息:到目前為止,災區(qū)人員搜救已覆蓋全部受災村莊,傷病群眾已得到及時救治,危重傷員已全部轉運外地治療,受災群眾已得到臨時安置,災后重建工作正抓緊進行,抗震救災斗爭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體救援人員殊死拼搏的結果,是前方后方共同奮斗的結果,我們向全體救援人員致以最誠摯的敬意!
這次震災發(fā)生在海拔三四千米的少數民族聚居區(qū),生活條件極其艱苦,語言溝通困難,不少救援人員高原反應嚴重。全體救援人員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統(tǒng)一部署,以“更加頑強的精神、更加迅速的行動、更加科學的方法”,有力、有序、有效地投入搶險救災,展現了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英雄氣概,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八天七夜,星夜兼程,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抗震救災斗爭的工作部署在第一時間作出,應急救援機制在第一時間響應,各救援隊伍在第一時間行動,各相關團體部門在第一時間協同,抗震救災各項工作都在第一時間緊張推進。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成為全體救援人員的無聲語言和果敢行動。迅速高效的救援行動,為營救生命、保障民生贏得了極其寶貴時間,再次創(chuàng)造了令人敬佩的“中國速度”。
災情緊急,任務繁重,頭緒繁多。沒有科學的指揮、科學的調度、科學的安排,抗震救災工作不可能在如此短促的時間內取得這樣重大的進展。在科學救援理念的引領下,從搶險救援、救治傷員、安置群眾,到搶修基礎設施、保障資金物資,都做到了統(tǒng)籌兼顧、妥善安排;從指揮系統(tǒng)到各執(zhí)行團隊,從災區(qū)各級黨委政府到基層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從前方到后方,都緊張有序、務實高效地推進抗震救災各項工作。
玉樹抗震救災斗爭取得的階段性重大成果,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執(zhí)政理念,體現了黨和政府統(tǒng)籌全局、決戰(zhàn)決勝的執(zhí)政能力,體現了社會主義中國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辦難事、辦急事的制度優(yōu)勢,體現了十三億人民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勇氣和信心??拐鹁葹倪€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任務依然十分艱巨。讓我們發(fā)揚不畏艱難、連續(xù)作戰(zhàn)的頑強作風,毫不松懈,堅持到底,奪取抗震救災斗爭的全面勝利。(人民日報評論員)


同人民在一起
——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開展青海玉樹抗震救災紀實

4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乘飛機前往玉樹地震災區(qū),看望慰問災區(qū)干部群眾,實地指導抗震救災工作。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新華社北京4月20日電(新華社記者)飛機在高速飛行。機艙內,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專注的目光,聚焦在地圖上一個讓人揪心的地方——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北緯33.2度,東經96.6度……
這是2010年4月18日的早晨。心系玉樹地震災區(qū)的胡錦濤總書記,前一天下午經過近25個小時的跨洋飛行回到北京、主持召開了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后,第二天又乘飛機趕赴玉樹地震災區(qū)。一上飛機,總書記就把隨行的有關方面負責同志召集到一起,打開地圖,詳細詢問玉樹抗震救災最新情況,討論研究具體辦法對策…… >>>詳細閱讀
“此時此刻,我們都是玉樹人”
——“情系玉樹 大愛無疆”抗震救災大型募捐活動側記
新華社北京4月20日電(記者衛(wèi)敏麗、周英峰)今夜,讓我們伸出十三億雙手,表達十三億份愛;今夜,讓我們以十三億顆愛心的名義行動起來;今夜是大愛的集結,十三億兄弟姐妹的愛與受傷的玉樹同在……
20日晚8點,由中宣部、民政部、國家廣電總局、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中華慈善總會聯合主辦的“情系玉樹 大愛無疆”抗震救災大型募捐活動在北京隆重舉行。 >>>詳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