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4月14日電(新華社記者 王志偉)1個壯族村寨,7個苗族村寨,一股清泉水將他們的命運緊緊相連。在廣西旱區(qū)的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克長鄉(xiāng),后寨村黨支部書記楊成龍為記者講述了他和鄉(xiāng)親們的找水故事。
記者來到后寨村龍拉屯時,看到的是這樣一個場景:股股清水正在注入一個大水池,成群結隊的苗族鄉(xiāng)親們用背簍背著水桶排隊取水。幾位苗族阿媽在排隊時,一邊嘮家常一邊做著苗家刺繡。
這里的清水是從后寨村龍那屯引過來的。苗族村民楊春濟說:“感謝龍那屯的壯族兄弟們,他們寨子的水每天都抽到這個水池,我不用到處找水了?!?/p>
后寨村有8個寨子(屯)1600多人,除龍那屯是壯族村寨外,其他7個都是苗族村寨。龍那屯就在龍拉屯所在的山腳下,距離龍拉屯約1公里。
楊成龍說:“干旱當前,7個苗族村寨所喝的水都是從壯族村寨龍那屯引過來的。要是沒有這股救命水,我們寨子里的人可就苦了?!?/p>
沿著龍拉屯的水池注水管往下走,崎嶇的山路直通龍那屯。克長鄉(xiāng)黨委書記龍濤告訴記者:“后寨的許多寨子名字都有‘龍’字,因為龍喜歡水,鄉(xiāng)親們也期望自己的寨子水源充足。沒想到今年大旱,所有寨子幾乎都沒有水了?!?/p>
龍那屯是后寨村一個地勢比較低洼的村屯,每年雨季都會有洪澇災害,淹沒農田。今年旱情蔓延,但龍那屯的水柜還能儲存一些水。苗族村寨從去年8月缺水以來,龍那屯的壯族群眾經(jīng)常把水柜里的水送給其他村寨。
站在龍那屯的田埂上,楊成龍告訴記者,春節(jié)過后,龍那屯的壯族群眾主動找到村委會,說龍那屯一塊泥沼地下可能有地下河。因為每到雨季,水就會從這里漲出來,而干旱時又從這個地方滲下去。
楊成龍開始組織龍拉和龍那兩個屯的壯族、苗族群眾一起找水源。他們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一點一點清開泥沼地的淤泥,一個巖洞出現(xiàn)在大家面前。大家沿著巖洞鉆進去,竟然在幾十米深的地下找到了一條地下河。終于有了水源了,一起找水的壯家和苗家人都非常高興。龍那屯壯族村民韋卜寸說:“真的好開心,不僅我們有了救命水,苗族兄弟也有了水?!?/p>
如今,后寨村用一臺抽水機把龍那屯巖洞里的水通過一條1200多米的水管抽到龍拉屯的水池,供后寨村7個苗族村寨的鄉(xiāng)親們飲用。8個村寨的苗族和壯族群眾精心守護,24小時不間斷值班,保障這股延續(xù)大家生命的清泉水順利流出。
在韋卜寸眼中,村子里的壯、苗兄弟都是一家人。每年龍那屯發(fā)洪水的時候,苗寨兄弟都會過來幫他們搭棚子、送吃的?!盁o論是壯族還是苗族,我們從小就生活在一起了,在同一個學校讀書,經(jīng)常來往,大家都是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