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內蒙古烏海3月6日電(記者 賈立君 任會斌)神華駱駝山煤礦透水事故鉆井搶險救援第一個鉆孔于3月6日早晨打通后,當日12時許開始井下生命信息探測。

3月6日,救援人員準備往井下送聲光設備。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
記者在事故救援現(xiàn)場看到,神華駱駝山煤礦透水事故鉆孔救援4號鉆機于6日8時40分許打通第一個鉆孔,接著經過輸風送氧、抽取鉆桿等程序后,于12時許開始,地面救援人員開始井下生命信息探測。
3月1日7時29分,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烏海市境內的神華集團駱駝山在建煤礦發(fā)生透水事故。事發(fā)時,井下共有77人,經緊急撤離和救援,共有46人升井,其中1人因搶救無效死亡,截止到目前,仍有31名煤礦建設工人被困井下。
6日8時40分許,由中石油川慶公司搶險救援鉆井隊負責的鉆機打至井下202米的巷道內。至此,事故發(fā)生6天來,第一個鉆井救援鉆孔被打通。據(jù)現(xiàn)場工程技術人員介紹,井下巷道內空氣含氧量較高、達19%左右,同時瓦斯低、氣壓低,基本具備人類生存條件。事故發(fā)生時,此巷道內有12名工人在施工。
事故發(fā)生以來,陸續(xù)有9臺鉆機分別在兩個可能存在被困人員的巷道上方地面打孔,用于通風、傳送聲光信號、投遞食物、聯(lián)系被困人員。但由于地質結構復雜,地下的石英巖堅硬且?guī)r層走向傾斜,鉆孔難度極大。其中,第一個打通鉆孔的4號鉆機,就因巖層走向的影響而使鉆頭走偏,當鉆頭打至222.94米后,往回抽拉鉆桿時,才撞破鉆壁打通距離地面202米處的巷道。
目前,來自部隊、地方、企業(yè)的搶險救援人員達1500多人,他們晝夜不停地實施著抽水、鉆孔、堵漏三項主要救援措施。
神華駱駝山煤礦透水事故救援:第二個鉆孔打通 使井下巷道形成空氣回路
新華社內蒙古烏海3月6日電(記者賈立君、任會斌)記者在神華駱駝山煤礦透水事故救援現(xiàn)場了解到,6日下午,透水事故鉆井搶險救援第二個鉆孔打通,使井下巷道形成空氣回路。
3月6日15時53分,參與搶險救援的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大地技術勘查公司的口徑為300毫米的鉆機,在A區(qū)打通地面與202米井下巷道的鉆孔。這是鉆井救援的9臺鉆機所打通的第二個鉆孔。6日早晨8時40分許,中石油川慶公司搶險救援鉆井隊打通第一個鉆孔。事故現(xiàn)場救援搶險指揮部有關負責人和技術人員說,這兩個相隔不遠的鉆孔,使井下巷道形成空氣回路,在搶險救援工作中意義重大。
3月1日7時29分,神華駱駝山在建煤礦發(fā)生透水事故。事發(fā)時,井下共有77人,經緊急撤離和救援,共有46人升井,其中1人因搶救無效死亡,截至目前仍有31人被困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