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拐一跳三塊地,草帽一扔不見地”,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崇左市龍州縣昔日的土地境況,如今已變成“田地成塊齊刷刷,壟壟蔬菜皆成行”的整齊景象。3年來,龍州縣引導農民將土地“小塊并大塊”,成功探索出了土地和諧流轉的新模式。
土地過度分割制約發(fā)展
“我家4畝責任田,竟被分成18塊!你說怎么種?”談起以前家里責任田地塊小且四處分散的情況,龍州縣上龍村弄農屯屯長黃忠偉就搖頭。
據資料顯示,并地前,上龍鄉(xiāng)全鄉(xiāng)4000多農戶每戶耕地少則十多塊,多則幾十塊,且分散于各處,單塊地面積最大的一畝多,最小的不到一分地。
上龍鄉(xiāng)上龍村黨支部書記趙子權說,田塊太小,田埂太多,浪費了很多土地;農民家里買了拖拉機也用不上,田里的活只能用人工勞作和牛耕,費時又費力;家家戶戶各自為“種”,經營的品種難成規(guī)模,吸引不了經銷商,種什么都不好賣。
“在龍州的廣大農村,土地資源過度分割,已成為農業(yè)規(guī)?;⒓s化、產業(yè)化經營的最大瓶頸?!饼堉菘h委書記梁旭輝說。
“結對并地”工程成效大
為突破土地過度分割的“瓶頸”,黃忠偉領了個頭,主動與自己責任田相鄰的黃東、農洪成、農天保等村民結為“兄弟戶”,共同協(xié)議合并土地,連片發(fā)展黑皮果蔗種植。
“結對并地后,我們用大馬力拖拉機深耕,種植的果蔗每畝平均產量達到8噸,每畝地可增收3000元?!秉S忠偉喜滋滋地說。
黃忠偉的成功,引起了弄農屯村民結對并地的風潮。兩年多時間里,村民們自愿把各家小塊的土地拿出來并成大塊,連片土地實現(xiàn)置換調整。
如今,弄農屯屯前的500多畝耕地已合并調整成了一塊塊方方整整的土地,4米寬的道路形成一個方形環(huán)道,電線和供水管道沿路基埋設,每一塊田都接有噴淋的水閥,成片種植520畝黑皮果蔗,構成一幅生動的現(xiàn)代農業(yè)圖景。
弄農屯村民的這一創(chuàng)舉,引起了龍州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決定以上龍鄉(xiāng)為試點,啟動“結對并地”工程。從2006年開始,上龍鄉(xiāng)以屯為單位,以連片田塊為基礎,以戶與戶結對并塊為切入點,實行“結對并地”,村與村、屯與屯共同制定友好協(xié)議和村規(guī)民約,村與村結成友好村、屯與屯結成友誼屯、戶與戶結成兄弟戶。在無數(shù)小塊并成一大塊后,再按各戶原有的面積重新抽簽分配。截至2009年10月,該鄉(xiāng)已有7個村42個自然屯推行土地“小塊并大塊”集約化調整,調整面積達2.8萬多畝。同時,也帶動了全縣甚至崇左市的土地并地置換。崇左市委宣傳部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崇左市農村土地流轉面積達19.93萬畝,涉及農戶3.36萬戶。
規(guī)模大了 效率高了 矛盾少了
“‘小塊并大塊’沒有改變每家農戶原來承包的土地總面積,只是將其整合到一塊,這是土地流轉的一種方式?!饼堉菘h縣長趙麗介紹說,通過引導和幫助農戶將分散的責任田集中整合后流轉土地,重新分配土地經營權,開創(chuàng)了土地集約化調整新模式,促進了土地、資金、技術和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優(yōu)化組合,提升了農業(yè)效益和農民收入水平。
弄農屯村民們說,并地后用大馬力拖拉機深耕,松土深達40多厘米,種植的果蔗每畝平均產量達到8噸,比以前牛耕人鋤多了3噸,每畝地可增收3000元。
進行并地后,龍州縣屯與屯之間、村與村之間的插花地都進行調整,對屯級道路、引水渠道等農村和農業(yè)基礎設施建設用地進行了規(guī)劃。目前,家家戶戶種植的香蕉、黑皮果蔗等農產品已成為優(yōu)勢品牌,產品遠銷全國10多個省市。
生產條件好了,交通也便利了。上龍鄉(xiāng)的村民開始在地頭立牌明碼標價,并留下聯(lián)系方式等相關銷售信息,便于外地老板上門收購。如今,農民通過連片經營,與一些外地老板簽訂了“訂單農業(yè)”,保證了農產品銷路,逐步實現(xiàn)了經營產業(yè)化。
效率高了,矛盾也少了。土地開發(fā)整理后,地界減少、地類分清、生產道路通達、渠道邊溝成網狀,土地和水源糾紛驟減。
據趙子權介紹,實行并地后的村屯,諸如用水糾紛、土地糾紛等多發(fā)性的矛盾基本消失。
土地管理面臨新挑戰(zhàn)
“龍州的土地流轉是一項農村綜合改革,必須以保護農民利益為前提,以擴大經營效益為目標。”梁旭輝說,實行“結對并地”以后,農業(yè)經營方式和農村土地資源的管理也面臨新的挑戰(zhàn)。
并地工程的公開和規(guī)范,是保護農民利益的重要前提。龍州縣已摸索出了一套操作流程,即召開“結對”會議—核實地塊面積—公示—確定地塊及地類—丈量和抽簽—農戶簽字確認—上報備案。這一流程,從始至終都嚴格依法依規(guī)進行,讓所有參與土地流轉的村民自愿、自主,操作過程公開公正。
“結對并地”以后,責任田使用權的重新確認是農民們最為關心的核心問題,涉及農民的根本利益。并地后,農民手中的土地使用權證規(guī)定的“四至”等內容已發(fā)生了改變。“這個問題涉及千家萬戶,我們正在探索新的管理辦法?!鄙淆堗l(xiāng)鄉(xiāng)長何珊說。(龐革平 謝建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