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9月25日電(盧羽晨 吳宇)能將一個小小的檳榔切成108片的中藥切片技藝,細可引針的龍須拉面,翻騰傳遞卻滴水不濺的“太極茶道”……這些功夫過人的表演,不僅說明一家家“中華老字號”名不虛傳,而且讓人感受到“中華老字號”豐厚的文化底蘊。
近日,云集了8個省市的238家“中華老字號”的2009“中華老字號”博覽會在上海舉行,“中華老字號”擁有的2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以“中華技藝表演”的形式同場亮相,吸引了大批觀眾。
“老字號其實是一座城市乃至國家不可或缺的記憶?!鄙虾J猩虅瘴瘑T會副巡查員胡文君說。
據(jù)胡文君介紹,以上海為代表,17年前,由國家評定的“中華老字號”企業(yè)曾多達276家。后因市場競爭、城市規(guī)劃建設等原因,其中三分之一的企業(yè)已然“絕跡”,另外三分之一雖“活下來”但步履維艱,還有三分之一發(fā)展狀況良好。
“政府對老字號企業(yè)持保護態(tài)度,近年來加強了相關店面保護和資金扶持,自2007年每年舉辦一屆的‘中華老字號’博覽會,也是保護舉措之一,目的是要讓老字號煥發(fā)新的活力。”胡文君說。
在本屆博覽會上,一架“云錦織造”織布機的織工竟是一位20歲的小伙子?!靶』镒釉趺磳W女孩子的活計?”站在一旁的兩位老伯表示不解,也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欣賞著繁復精巧的織造手藝,觀眾們不時發(fā)出驚嘆。
織工名叫王賽,來自江蘇南京。他告訴記者,學習“云錦織造”手藝已有三年,剛開始時家人并不理解,說“沒出息”,但自己就是喜歡,覺得“云錦織造”既精細又人性化,堪稱中國制造與文化結合的經(jīng)典。現(xiàn)今,不僅一些絲織文物的修復需要“云錦織造”手藝,很多外國人以及國內(nèi)收藏家也對云錦青睞有加。
在王賽手里,一幅大約2米寬的云錦,一天只能“長”3-5厘米。他與其他三位工友合作的一幅《萬壽中華》云錦,長3米、寬1.5米,用工長達3個月,售價高達80多萬元。
在上海梅林正廣和的展位前,購買午餐肉罐頭、火腿罐頭的觀眾擠得里三層外三層。今年75歲的老伯嚴復鎰笑言,參觀“中華老字號”博覽會,就是想買點老品牌的食品嘗嘗,回味回味兒時的生活。
為倡導更多老字號在堅守傳統(tǒng)的同時,通過創(chuàng)新與現(xiàn)代營銷提高品牌影響力,豐富品牌文化內(nèi)涵,2009“中華老字號”博覽會主辦方還將開展“最受消費者歡迎老字號”的評選活動,計劃從238家參展老字號中評選出30個獲獎品牌。
2009“中華老字號”博覽會由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上海市經(jīng)濟信息委員會、黃浦區(qū)人民政府、中國商業(yè)聯(lián)合會老字號工作委員會共同主辦,參展企業(yè)數(shù)量及來源地域、行業(yè)門類均為舉辦3年來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