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7日電(記者李亞杰)共青團中央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過程中,將“探索增強基層團組織活力的新途徑”確定為實踐載體,支持和推動團的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工作,切實增強對青年的吸引和凝聚,以此作為推動全團各項工作的重要基礎,更好地履行團的各項工作職能。
團中央書記處認真學習了中央關于在全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的一系列重要精神,認為共青團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最根本的就是要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切實為黨做好新形勢下的青年群眾工作,不斷鞏固和擴大黨執(zhí)政的青年群眾基礎,團結帶領青年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共青團中央認為,新形勢下共青團事業(yè)發(fā)展面臨的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基層團組織和基層工作的問題,就是共青團組織如何在經(jīng)濟社會變革面前更好地吸引凝聚青年的問題,從根本上講就是組織的活力問題。
根據(jù)這一認識,在團中央直屬機關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中,團中央書記處把“探索增強基層團組織活力的新途徑”確定為實踐載體,將其貫穿于學習實踐活動的始終。
目前,團中央已經(jīng)在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的同時,全面啟動了以調研和幫扶為主要內容的基層蹲點。團中央集中選派了22名機關年輕干部,和全國地市級以上團委選派的700多名干部到縣級團委工作調研半年,從機關和各地選拔100名團干部到地震災區(qū)縣級團委工作半年,并計劃在未來兩年中抽調2800多名團干部分4批到縣級團委開展工作。
為深入了解共青團在基層面臨的新問題、新挑戰(zhàn)和青年的新特點、新變化,團中央面向全國2860個縣級團組織以及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的團組織開展了基層團組織建設和工作情況的問卷調查等;面向全國的省、市、縣級團的領導班子成員和抽樣產(chǎn)生的基層團組織開展了教育培訓工作的問卷調查等。
共青團中央將認真分析研究調研成果,形成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工作的分類指導意見,提出組織青年、引導青年、服務青年、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工作的實際舉措,作為此次學習實踐活動的重要成果應用到工作實踐中。
共青團中央:抓緊抓好大學生思想引領工作 推動高校共青團工作實現(xiàn)新發(fā)展
新華社北京11月7日電(記者李亞杰)共青團中央日前召開加強高校共青團工作座談會。會議認為,高校共青團作為思想性、政治性很強的組織,既要積極配合學校黨政實現(xiàn)育人的整體目標體系,更要堅持把大學生思想引領工作作為高校共青團的根本任務,切實抓緊抓好。
會議指出,當前高校團組織要把突出關注的重點,放在如何使團的各項工作和活動影響全體青年學生,實現(xiàn)對青年學生在思想上的引導上來,從而確保廣大青年學生牢固樹立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信念,沿著黨指引的方向健康成長。
會議指出,大學生思想引領工作的核心內容,是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始終堅持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的高度統(tǒng)一,切實把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個人成就和社會責任結合起來。要注重工作的方式方法,在尊重學生個人追求的基礎上,把教育引導和幫助他們成長結合起來,同時充分發(fā)揮社會實踐和社會觀察在教育引導青年學生中的重要作用。要注意思想引領的前提是首先努力贏得學生的信任。贏得信任要抓住工作的兩個重要時段,在學生剛進校階段,幫助他們做好學業(yè)規(guī)劃,拓展綜合素質;在學生畢業(yè)前,深刻認識就業(yè)形勢和存在問題的原因,幫助他們進行職業(yè)生涯設計,提高求職就業(yè)的技能,更好地實現(xiàn)就業(yè)。
會議認為,高校的團干部要不斷增強政治敏銳性,提高自己從事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能力。要加強學習,具備學術精神,了解和把握與本校專業(yè)相關的學術成果、前沿知識以及社會領域中的各種最新思潮和動態(tài)。要熟悉社會生活,善于分析社會矛盾,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社會問題和個人遇到的矛盾,把握本質。要能夠貼近青年學生,根據(jù)青年學生喜歡的溝通、交流、聚集方式滲透團的工作,創(chuàng)新組織建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