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文化部和國家文物局在2008北京國際新聞中心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向中外媒體介紹中國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的傳承和保護情況。三部門的相關領導回答了中外媒體的提問?!?/p>
在回答記者的提問時,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司長張旭表示,國家將在四川省 北川縣、汶川縣、理縣和茂縣建立羌族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對這四縣的羌族文化進行整體保護。他說,在汶川特大地震中,有23個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88個省級、150個縣級名錄項目損失嚴重。四川境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有12人罹難,105人受傷。尤其是原本就面臨瀕危的羌族原生態(tài)文化更是遭受致命打擊,羌族文物損失慘痛,傳承人也有傷亡,建立保護區(qū)刻不容緩。張旭說,目前主要的三項工作是救助安置代表性傳承人、搶救實物資料和恢復重建羌族民俗博物館。我國第一個少數民族的專題數字博物館——羌族數字博物館也已于日前開通?!?/p>
據了解,目前我國已有“閩南”和“徽州”兩個文化生態(tài)保護實驗區(qū),青海省正在積極申報“熱貢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湖南、浙江等省也在積極探索文化生態(tài)的整體保護方式。(記者 李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