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5月16日電(記者 王曉磊)鋼軌被砸成麻花,混凝土軌枕變成碎片,12號橋墩橋臺裂紋,橋梁橫向位移——這就是寶成鐵路金龜巖大橋在汶川地震中遭到破壞的情景。為打通寶成線這條救援四川災區(qū)的“生命線”,154名搶險隊員冒著上千次大小余震,在極其艱難的作業(yè)環(huán)境下奮戰(zhàn)82小時,終于修復了汶川大地震中受損情況嚴重的鐵路大橋--金龜巖橋,打通了川內抗震救災的“生命通道”。
5月12日14時許,隨著一聲巨響,寶成鐵路下行線423公里處的金龜巖鐵路大橋附近發(fā)生山體崩塌,200多立方米落石砸向鐵路橋,其中一塊110多立方米的巨石讓鐵路橋受到重創(chuàng),致使12號橋墩橋臺發(fā)生裂紋,橋梁橫向位移300mm。寶成鐵路下行線行車中斷,上行線也遭到破壞。
“是地震!”正在橋上進行路基整治的橋路工何青松立即用對講機呼叫附近車站,請求封閉區(qū)間,攔停列車。滿載旅客的北京至成都的T7次列車得到命令后緊急制動,在距金龜巖橋220米處停了下來?!叭绻卣鹜戆l(fā)生10秒,列車也許就被巨石砸進清江河了!”
寶成鐵路中斷,使汶川地震救援工作面臨巨大困難。多路赴川救災的解放軍、武警官兵及大量救災物資被迫采取有限空投和艱難的汽車運輸。何時搶通線路?鐵道部門面臨嚴峻考驗。
接到報告后,成都鐵路局立即組織搶修。綿陽工務段啟動搶險應急預案,成立了搶險工作領導小組,竹園壩橋路車間、斑竹園橋路工區(qū)積極開展搶險。成都工務機械段也派出人員奔赴現(xiàn)場。小小的陣地不久便齊聚了154名搶險隊員。
金龜巖橋面對清江河,背靠青渠嶺,交通不便、工作面窄、工作量大,施工條件惡劣。綿陽工務段副段長蘇金志說,大橋橋墩移位、橋臺斷裂很難處理,且由于當?shù)鼐用窦掖蠖嗍転模瑒趧恿M織也異常困難。綿陽工務段便從200公里外的綿陽市組織農民工搶險。
12日晚,天空突降暴雨,但沒有一名職工離開現(xiàn)場避雨。作業(yè)現(xiàn)場余震不斷,幾乎每隔一兩個小時就會發(fā)生一次較為明顯的余震,不時有落石滾下。為保證隊員安全,搶修多次暫停。綿陽工務段黨委書記洪駿生感慨地說,從撤離現(xiàn)場到返回施工,起碼耽擱半小時。為趕時間,每次余震差不多了就馬上返回作業(yè),沒有一名隊員畏縮不前。
鐵路橋上最大的一塊巨石達110多立方米,沉重堅硬,任何機具無法處理,只有爆破。為減少炸藥用量,避免再度引發(fā)山體崩塌,隊員們前后爆破了6次才處理成功。
“從12日16時開始,我們一會兒清軌枕,一會兒切鋼軌,一會兒運機具,干嚼方便面,睡露天壩,體力幾乎透支了?!睒蚵饭す驴普f,“但時間就是生命,我們必須堅持!”
隨著時間推移,搶險隊員們取得節(jié)節(jié)勝利:5月13日10時31分,寶成鐵路四川境內上行線開通;13日晚23時32分,遭到破壞的金龜巖橋面恢復正常;16日零時45分,大橋軌道支座更換完成,固定梁體施工結束,重新鋪設了鋼軌;1時,寶成鐵路四川境內下行線開通,首列單機以5公里時速順利通過。經過82個小時的艱苦奮戰(zhàn),寶成鐵路四川境內終于雙線貫通。
“在這里搶險的職工,有80%以上的家就在地震范圍內。大橋方圓20公里沒有手機信號,音訊隔絕,大伙兒都不知道家里怎么樣了,房子垮了沒有?!敝駡@壩橋路車間主任凌虎哽咽著說,“但是能看到救援的列車從這條線開向災區(qū),就是我們最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