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特大一级大片_藏经阁试看120秒_黄色片A级免费看_操人视频在线

  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我國月球探測工程圓滿成功 中國第一幅月圖亮相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afdelivr.top   2007年11月27日   來源:人民日報

    解讀首幅月圖——

    拍攝質量良好,展示月球表面128800平方公里的區(qū)域,相當于近8個北京市大?。皇讖堅虑蛉S立體圖像也已制作完成

    據介紹,首幅月圖所展示的月球表面,位于月表東經83度到東經57度,南緯70度到南緯54度。

    圖幅寬約280公里,長約460公里,它覆蓋的是月球表面128800平方公里的區(qū)域,相當于近8個北京市大小。

    圖像覆蓋區(qū)域屬月球高地,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態(tài)、結構和形成年代的撞擊坑。最代表月貌特征的是幾個大坑,它們都曾經被國際組織命名過,最大的直徑達到94公里。

    圖中右側60公里寬的條帶,是“嫦娥一號”“睜開眼睛”后獲得的第一軌景象。

    首幅月圖不僅體現了月貌特征,而且體現出了月球表面不同的巖層構造。比如畫面的右上部分的黑色區(qū)域所體現的就是30億年前形成的玄武巖,絕大部分則是由40億年前形成的斜長巖組成。

    “圖像拍攝質量非常好,層次非常豐富,圖像非常清晰。這表明從相機、地面平臺到整個系統(tǒng)工作非常正常,非常成功?!?6日下午,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中心主任吳季說,“第一幅圖像的成功接收也標志著為期一年的科學探測活動的正式開始?!?/p>

    據了解,首張月球三維立體圖像也已制作完成。首幅月面圖像的制作完成,表明工程五大系統(tǒng)已經圓滿完成了預定的工程目標,并為后續(xù)的科學探測和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首張月圖如何誕生——

    CCD立體相機在距離月球表面200公里的軌道上,采用推掃拍攝;首幅月圖共對19條衛(wèi)星軌道探測圖像進行拼接

    第一張月面圖像是如何獲得的?吳季介紹說,第一幅月圖是由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負責研制的CCD立體相機在距離月球表面200公里的軌道上,采用推掃拍攝,圖像數據傳回后,由地面應用系統(tǒng)進行處理,制作完成。

    吳季介紹說,從11月20日開始,嫦娥一號衛(wèi)星搭載的CCD立體相機開機工作。拍攝時,在同一臺相機中采集了前視、下視和后視三幅圖像。

    嫦娥一號衛(wèi)星上的CCD立體相機和激光高度計相互結合,可以獲取月球表面的三維影像信息,能夠直觀顯示出月球表面凹陷地帶的深度和山的高度,全面呈現月球表面的形狀面貌,便于人們更加直觀地了解和認識月球。

    拍攝獲得的圖像通過衛(wèi)星上由中國科學院空間中心研制的有效載荷數據處理系統(tǒng)存儲、編碼,然后傳送到衛(wèi)星發(fā)射機,通過定向天線向地球發(fā)送。

    位于北京密云和云南昆明的國家天文臺兩個地面數據接收站負責數據的接收,再傳送到國家天文臺北京總部進行數據預處理和進一步的加工,包括拼接、校正和三維圖像的合成,得到現在所看到的圖像。

    此次公布的第一幅月圖,共對19條衛(wèi)星軌道探測圖像進行拼接。

    與過去的航天測控任務不同,嫦娥一號衛(wèi)星在遠距離發(fā)送數據過程中,存在著信號在空間衰減大、信道余量較小、地面接收困難等難題。

    為確??煽拷邮芸茖W數據,我國專門研制了口徑為50米和40米的大型數據接收天線,分別安裝在北京密云和云南昆明的天文臺站,具備了距離40萬公里、碼速率3Mbps的數據接收能力。(廖文根)

 
 
 相關鏈接
· “嫦娥一號”―第一幅月面圖像完美亮相
· 我國“嫦娥一號”和日本“月亮女神”存在一些共同點
· 嫦娥一號衛(wèi)星的各項在軌測試任務已經基本完成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zhí)法監(jiān)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guī) 央企在線 新聞發(fā)布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