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2日電(記者 徐壯志、白瑞雪、曲志紅)1462公里,這是從上海到北京的空間距離。然而,從誕生于上海到在北京執(zhí)掌全國政權,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中國革命的奮斗歷程,走了整整28年。
建設與改革的歷程同樣光輝而艱辛。從初掌國家之舵到帶領中華民族走上偉大復興的歷史新起點,我們黨又奮斗了58年。
多少危急時刻,多少重大關頭,中國共產(chǎn)黨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氣,推動了一次次偉大的歷史轉折。
不朽的業(yè)績,定格在一個又一個歷史的關節(jié)點上。
日出東方
時間:1921年7月
地點:上海、嘉興
標志: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
背景:
上個世紀初,一些國家已開始進入工業(yè)社會,而積貧積弱的中國沉睡依然。
伴隨著俄國十月革命的炮聲,馬克思主義真理之光照射進黑暗的中國。喚醒中國的歷史使命,被賦予了一支用先進思想武裝的新生政治力量——
她的名字叫中國共產(chǎn)黨。
故事:
風雨如晦,長夜如磐。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一座磚木小樓內,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秘密召開。出席大會的13人,分別來自上海、北京、長沙、武漢、濟南、廣州等地的共產(chǎn)主義小組,代表著當時全國的50多名黨員。
“擔任記錄的毛澤東開口的時候并不多。他只做過一次發(fā)言,介紹長沙共產(chǎn)主義小組的情況?!泵珴蓶|之孫毛新宇說。
會議是在白色恐怖中舉行的。7月30日,會場突然遭到巡捕的偵察,不得不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小船上繼續(xù)。中國革命的航船,就這樣悄然起航了。
“這是一次年輕人的會議。最年長的不過45歲,最年輕的才19歲?!泵掠钫f。
這些年輕人或許當時并沒有想到,他們取來的“天火”,從此會照亮中華民族的救國之路,將使中國浴火重生。
專家評點:(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
任何一個政黨、任何一個階級、任何一種社會力量,能否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中占據(jù)應有的地位、發(fā)揮應有的作用,歸根結底,要看他能否遵循歷史的規(guī)律,解決中華民族所面臨的最緊迫、最根本的問題。在20世紀中國的發(fā)展過程中,許多政治力量都提出過自己的主張,都曾在政治舞臺上表演過,但最終都成為匆匆過客。
歷史,最終選擇了中國共產(chǎn)黨作為改變中華民族命運的決定力量。
星火燎原
時間: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
地點:井岡山
標志:第一個紅色根據(jù)地建立
背景:
大革命在蔣介石反動派的白色恐怖中失敗。誕生僅6年的中國共產(chǎn)黨,面臨著挽救中國革命的嚴峻考驗。
答案似乎是現(xiàn)成的:以俄為師,走十月革命那樣的城市起義奪取政權的道路。
但,從南昌起義到廣州起義,城市暴動均告失敗。
最先覺悟的是毛澤東。1927年9月,他發(fā)動和領導了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在攻打長沙受挫后,毛澤東毅然決定轉上井岡山,開始了中國革命“農(nóng)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戰(zhàn)略轉變。
故事:
墻頭的標語布告,半山腰的梯田,自己用筷子夾著碘酒紗布往傷口里塞的傷員……半個多世紀前在井岡山上看到的一幕幕,100歲的杜修經(jīng)記憶猶新。
1928年5月,杜修經(jīng)受湖南省委之派,走進了中國第一個農(nóng)村革命根據(jù)地。
那時,根據(jù)地已初步形成,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軍余部與毛澤東會師,使井岡山的武裝力量增加到一萬多人。
“我當時太年輕了,對毛澤東同志關于邊區(qū)斗爭的經(jīng)驗總結無法理解。”杜修經(jīng)說,“省委后來做出錯誤的決定,是與我的片面匯報有關系的?!?/p>
“三月失敗”、“八月失敗”……井岡山斗爭的跌宕歷史,就是在黑暗中摸索前進的中國革命的縮影。
毛澤東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fā),一次次臨危不亂、力排眾議。他用詩一般的語言,描述著中國革命的希望——
“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jīng)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p>
井岡山時期,紅軍粉碎了敵人的多次“進剿”和“會剿”,革命根據(jù)地不斷擴大,土地革命開展得轟轟烈烈。這個處在四周白色政權之中的紅色政權,對全國農(nóng)村根據(jù)地的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要的啟發(fā)和鼓舞作用。
專家評點:(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
中國革命向何處去?1927年8月以后,共產(chǎn)黨人同時嘗試了兩條道路:一條是仿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另一條是在邊遠的農(nóng)村進行武裝暴動。實踐證明,后者指出了革命勝利的航向,它不是來自馬克思主義的“本本”,而是來自對中國國情的正確把握。
井岡山道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初始重要成果。
力挽狂瀾
時間:1935年1月
地點:遵義
標志:遵義會議
背景:
一條河流把遵義城一分為二,她的名字叫湘江。而在另一條與之相同名字的大河兩岸,因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而踏上長征路的中央紅軍歷經(jīng)血戰(zhàn),由出發(fā)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
中國革命的航船,駛入了最為艱險的航道。
故事:
90歲的原紅1軍團警備連戰(zhàn)士楊世林還記得,那是一座上下兩層的小洋樓,他的哨位在南門。
天剛擦黑,大門上的煤油燈亮了。楊世林看見,李德來得最晚,穿了一雙大皮鞋,緊握煙斗,一路無話。這位共產(chǎn)國際派來的軍事代表在短短一年多里脫離中國實際的瞎指揮,不僅葬送了中央蘇區(qū),而且使紅軍在長征初期屢遭重創(chuàng)。
會議通過了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等4項決定,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指揮權,會后又成立了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的“三人軍事指揮小組”。
遵義城的這座小樓里發(fā)生了什么,楊世林這樣的普通戰(zhàn)士并不清楚。但他們很快就發(fā)現(xiàn),此后的戰(zhàn)局有了重大轉機。
四渡赤水,南渡烏江,巧渡金沙江……紅軍時西時東、引南實北,最終跳出了國民黨軍40萬重兵的包圍圈,中國革命從此轉危為安。
這一切,都是因為毛澤東重掌了紅軍的指揮權。
參加過遵義會議的鄧小平后來說,遵義會議之前,我們黨沒有一個成熟的黨中央。我們黨的領導集體是從遵義會議開始逐步形成的。
專家評點:(國防大學戰(zhàn)略教研部副主任金一南)
中國共產(chǎn)黨經(jīng)過14年的艱苦努力,付出了無數(shù)鮮血與生命的代價,終于能夠自己決定自己的路線,自己選擇自己的領導人。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時,毛澤東說: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保梗常的暝谧窳x,歷史說:中國共產(chǎn)黨站起來了!
燈塔指引
時間:1945年4月至6月
地點:延安
標志:七大
背景:
在延安革命紀念館的展廳里,陳列著一盞小小的煤油燈。當年,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任弼時等老一輩革命家的窯洞辦公桌上,都有一盞這樣的燈。
日本全面侵華,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如豆的燈光,不僅照亮了窯洞,也把無數(shù)人的心照亮。那高聳于黃土高坡上的巍巍寶塔,如同光芒四射的燈塔,指引著千千萬萬熱血兒女奔赴抗日前線。
故事:
“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62年前延安楊家?guī)X中央大禮堂里那條醒目的標語,深深地印在現(xiàn)已96歲的七大代表方強腦海里。
“正是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七大結束后僅僅兩個月,我們就贏得百余年來中國人民反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全面勝利?!狈綇娬f,在每個歷史關頭,黨都必須有鮮明的旗幟,使全黨“有所指望”、“知所趨赴”。
“有所指望”和“知所趨赴”的,不僅是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一份1942年出版的報紙披露,北平大學生到大后方去的占20%,投奔解放區(qū)的則達70%。
方強記得,冒著生命危險來到延安的既有大學生,也有文藝界名人,既有海外歸來的華僑青年,也有國際友人和國民黨軍政人員……
黃土高原,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高地。國際友人柯棣華大夫驚嘆:“奇跡,奇跡,這是20世紀中國的耶路撒冷!”美國記者斯蒂爾在訪問延安10天后感慨地說:“我覺得在延安的訪問中,真正體會到了共產(chǎn)黨常常說的為人民服務。要是我在延安住上11天,那我一定也會成為一個共產(chǎn)主義者。”
專家評點:(延安精神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逄先知)
收入《毛澤東選集》的159篇文章中,有112篇是毛主席在延安和陜北其他地方的窯洞里寫的。
在延安,中國共產(chǎn)黨形成了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為主要內涵的延安精神。
在延安舉行的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使黨在思想上政治上達到了高度統(tǒng)一,是黨走向成熟的標志。
進京趕考
時間:1949年3月
地點:西柏坡
標志:七屆二中全會
背景:
西柏坡的房屋,簡陋一如延安的窯洞。在胡宗南的進攻下被迫撤離延安的中共中央,就在這“解放全中國的最后一個農(nóng)村指揮所”里,從容指揮了震驚中外的三大戰(zhàn)役。
解放戰(zhàn)爭勝利在即。奪取城市、掌握全國政權后怎么辦?
故事:
102歲的呂正操將軍對當年參加七屆二中全會的情形記憶猶新:“毛主席說,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這一點現(xiàn)在就必須向黨內講明白,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p>
呂正操說,2002年12月,胡錦濤總書記來到西柏坡向全黨重申的,正是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所強調的“兩個務必”。
58年前,毛主席在離開西柏坡進京時,將這一行程比作“進京趕考”。
58年間,中國地覆天翻。呂正操從胡錦濤總書記意味深長的西柏坡之行中感到,“趕考”之路仍很漫長。
專家評點:(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李捷)
縱覽歷史,戰(zhàn)功顯赫而登基立國者不乏其人,但居功不自傲、殫精竭慮而致善始善終者鮮有所獲。對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來說,“兩個務必”的偉大精神之中,發(fā)展出了始終保持共產(chǎn)黨員先進性、保持共產(chǎn)黨員政治本色的信心和決心,發(fā)展出了中國共產(chǎn)黨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信心和決心。
艱辛探索
時間:1956年9月
地點:北京,全國政協(xié)禮堂
標志:八大
背景: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發(fā)出這注定要載入史冊的宣言,那一刻,中國共產(chǎn)黨人責無旁貸地肩負起新的歷史使命。
在共產(chǎn)黨領導下,千瘡百孔、一窮二白的中國迅速發(fā)生令人矚目的變化,嶄新的社會主義制度在古老的中國大地建立起來。
故事:
如今76歲的伍精華,那時任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縣委副書記、縣長。回憶參加八大的情形時他說:“我怎么也沒想到,我在大會上發(fā)言結束正要離開講臺時,周恩來總理從座位上起身走到我面前,一邊和我握手,一邊親切地問,你是哪個民族的?我回答說:我是彝族人?!?/p>
“你講得很好,要好好學習,好好工作?!敝芸偫砝叩街飨_的第一排,把他一一介紹給毛主席、劉少奇、朱德等。這一幕,成了伍精華心中無法磨滅的記憶?!澳谴未髸?,開得團結、民主、振奮?!?/p>
八大的主要任務,是在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新形勢下,把馬列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問題相結合,找出在中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正確道路。
八大對這條道路進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當前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fā)展社會生產(chǎn)力,實現(xiàn)國家工業(yè)化,滿足人民的經(jīng)濟文化需要”,并號召:“團結全黨,團結國內外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為了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的中國而奮斗!”
伍精華至今忘不了,聽到毛澤東這些話時,全場掌聲雷動,“我們每個人都起勁地拍手,好像把全身的力氣都使出來了!”
專家評點:(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
八大,是中國共產(chǎn)黨作為執(zhí)政黨舉行的首次代表大會。它依據(jù)新的歷史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方針路線,標志著我們黨在探索中國社會主義道路上取得初步成果。
撥亂反正
時間:1978年12月
地點:北京,京西賓館
標志:十一屆三中全會
背景:
整整10年的“文化大革命”,黨、國家、人民經(jīng)受了一場浩劫,遭到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
故事:
“改變中國命運的41天”——92歲的于光遠,這樣形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和全會前舉行的中央工作會議。
這兩個連在一起的會議長達41天。親歷了這一“思想解放”過程的于光遠說:“小平同志作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發(fā)言,具有重大歷史意義?!?/p>
1978年12月13日,中央工作會議閉幕那天,鄧小平走上講臺:“解放思想是當前一個重大政治問題……”
“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fā),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鄙羁叹俚恼撌稣衩@發(fā)聵。
正是這個發(fā)言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路線,引領我們黨沖破桎梏,撥亂反正,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做出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jīng)濟建設上來的戰(zhàn)略決策。
從此,當代中國的歷史翻開新的一頁。
專家評點:(中國社科院常務副院長冷溶)
在中國共產(chǎn)黨86年征途上,它是遵義會議以來最具深遠意義的轉折;在新中國58年歷程中,它是最具標志性的里程碑;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大業(yè)中,它是嶄新的一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以這次全會為起點開辟的,偉大的改革開放,是從這次全會拉開序幕的。
繼往開來
時間:1982-2007
地點:北京,人民大會堂
標志:從十二大到十七大
背景:
在改革開放的年代,中國社會經(jīng)濟面貌發(fā)生了深刻的歷史性變化。
今天,我們又迎來十七大召開的喜慶日子。
世世代代困擾中國百姓的“衣食之憂”終于漸行漸遠;小康,這個最早出自《詩經(jīng)》的夢想,穿越3000年悠悠歲月,正在變?yōu)楝F(xiàn)實。
站在新世紀的門檻,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怎樣做到與時俱進,不斷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局面?
故事:
年逾八十的熊清泉,從1982年至今已5次參加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今天,他又作為黨的十七大特邀代表來到北京。
他還記得,當年鄧小平在十二大上提出要建設小康社會,他聽得“從心里涌出一種騰飛的激情?!?/p>
從黨的十二大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命題,到黨的十三大明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從十四大全面概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內容、提出我國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到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寫入黨章,再到十六大確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廣闊;中國人民“奔小康”的步伐也越走越堅定。
作為這一切的親歷者、見證人,熊清泉日益深切感悟到:“讓中國老百姓全面富起來,就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天職和神圣使命。”
專家評點:(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教授方永剛)
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zhàn)略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結著中國共產(chǎn)黨人在這條道路上的艱辛探索。從十二大到十六大的5次黨代會,都在改革與發(fā)展的關鍵時刻做出了及時正確的戰(zhàn)略部署,它們的共同主題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滄海橫流,斗轉星移。從上海的石庫門到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國共產(chǎn)黨86年的歷史波瀾壯闊。一次次重要歷史關頭的偉大轉折,已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為了祖國的富強、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征程上一座座里程碑。
10月15日,黨的十七大將在北京隆重開幕。這一天,距離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的日子,整整86年又77天。
中國,又將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