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水通過三峽泄洪大壩下泄(攝于7月14日)。2007年為三峽工程全面發(fā)揮防洪效益的第一年。中國三峽總公司對三峽水庫實施精確調度,發(fā)電、航運、防洪、生態(tài)等多方效益兼顧,三峽樞紐在初期運行期運行順暢。自6月中旬長江進入主汛期以來,已形成兩次較大流量洪水,最大流量峰值達4200立方米/秒。三峽樞紐梯級調度中心實行24小時值班制,當發(fā)電與防洪、航運等相沖突時,發(fā)電效益讓位于其他社會效益。入汛以來,大壩始終在144米左右運行,避免了因防汛水位大起大落對航運、發(fā)電等造成的不利影響。 新華社記者 杜華舉 攝

三峽水庫壩上風光(攝于7月14日)。新華社記者 杜華舉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