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8日電 國家統(tǒng)計局、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領導小組28日發(fā)布第二號調查公報,公布全國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殘疾人口數量和全國殘疾人口性別、年齡、殘疾等級構成及教育、就業(yè)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情況。
公報認為,與1987年第一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結果相比,殘疾人狀況得到明顯改善,但生存和發(fā)展狀況與社會平均水平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始于2006年4月1日,現(xiàn)場入戶調查5月31日結束。其間有738個調查隊,2萬余名調查員、近6000名各科醫(yī)生及5萬多名陪調員,進入分布于全國城鄉(xiāng)的近77.2萬戶人家,逐戶詢問、登記、篩查和殘疾評定。
2006年12月1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領導小組、國家統(tǒng)計局聯(lián)合發(fā)布了第一批調查數據。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06年4月1日,全國各類殘疾人為8296萬人,占全國人口的6.34%。
調查顯示:中國有殘疾人的家庭戶達7000多萬戶
新華社北京5月28日電(記者衛(wèi)敏麗、艾福梅)截至2006年4月1日,中國有殘疾人的家庭戶共7050萬戶,占全國家庭戶總戶數的17.80%。這是國家統(tǒng)計局、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領導小組28日發(fā)布的最新調查數據,
調查表明,中國有2個以上殘疾人的家庭戶為876萬戶,占殘疾人家庭戶的12.43%。有殘疾人家庭戶的總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19.98%。有殘疾人的家庭戶戶規(guī)模為3.51人。
此外,調查還顯示,全國殘疾人口中,男性為4277萬人,占51.55%;女性為4019萬人,占48.45%。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6.42。
調查表明:殘疾人貧困問題仍然比較突出
新華社北京5月28日電(記者衛(wèi)敏麗、艾福梅)國家統(tǒng)計局、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領導小組28日發(fā)布了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第二號)。公報顯示,全國有殘疾人的家庭戶2005年人均全部收入城鎮(zhèn)為4864元,農村為2260元。
公報認為,殘疾人家庭收入低,貧困問題仍然比較突出。數據顯示,2005年,全國人均收入水平城鎮(zhèn)為11321元,農村為4631元,殘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不足全國人均水平的一半。2.95%的農村殘疾人家庭戶年人均全部收入低于683元,7.96%的農村殘疾人家庭戶年人均全部收入在684元至944元之間。
殘疾人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程度大幅度提高
新華社北京5月28日電(記者衛(wèi)敏麗、艾福梅)國家統(tǒng)計局、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領導小組28日發(fā)布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殘疾人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程度比1987年有較大幅度提高。
數據顯示,與1987年相比,每10萬殘疾人中具有大學程度的由287人上升為1139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1665人上升為4893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6156人上升為15039人;具有小學程度的由24268人上升為31851人。15歲及以上殘疾人文盲率與1987年調查結果59.00%相比,下降了15.71個百分點。
數據還顯示,全國殘疾人口中,具有大學程度(指大專及以上)的殘疾人為94萬人,高中程度(含中專)的殘疾人為406萬人,初中程度的殘疾人為1248萬人,小學程度的殘疾人為2642萬人。15歲及以上殘疾人文盲人口(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人)為3591萬人,文盲率為43.29%。
全國60歲及以上殘疾人口達到4416萬人
新華社北京5月28日電(記者衛(wèi)敏麗、艾福梅)截至2006年4月1日,全國60歲及以上殘疾人口為4416萬人,占全國殘疾人總數的53.24%。這是國家統(tǒng)計局、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領導小組28日發(fā)布的最新調查數據。
調查數據表明,我國殘疾人口規(guī)模大,社會面臨的傷殘風險增加,殘疾人口進入快速增長時期。截至2006年4月1日,全國各類殘疾人總數為8296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6.34%,其中60歲以上的老年殘疾人增加了2365萬,占到新增殘疾人口數量的75.5%。
“隨著壽命的延長,人口的傷殘期延長,殘疾發(fā)生風險也在逐步增大?!敝袊鴼埪?lián)副理事長程凱說。
調查數據還顯示,全國殘疾人口中,0-14歲的殘疾人口為387萬人,占4.66%;15-59歲的人口為3493萬人,占42.10%;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4416萬人,占53.24%(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3755萬人,占45.26%)。
多數殘疾人口沒有獨立的經濟保障
相當數量的殘疾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新華社北京5月28日電(記者衛(wèi)敏麗 艾福梅)國家統(tǒng)計局、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領導小組28日發(fā)布的最新調查數據表明,中國殘疾人的在業(yè)水平低于社會平均水平,多數殘疾人口沒有獨立的經濟保障,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其個人及家庭的基本生活。
調查顯示,全國城鎮(zhèn)殘疾人口中,在業(yè)的殘疾人為297萬,不在業(yè)的殘疾人為470萬。城鎮(zhèn)在業(yè)和不在業(yè)殘疾人指男16-59歲、女16-54歲的在業(yè)和不在業(yè)的城鎮(zhèn)殘疾人。
調查還顯示,在城鎮(zhèn)殘疾人口中,有275萬人享受到當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占城鎮(zhèn)殘疾人口總數的13.28%;9.75%的城鎮(zhèn)殘疾人領取過定期或不定期的救濟。農村殘疾人口中,有319萬人享受到當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占農村殘疾人口總數的5.12%;11.68%的農村殘疾人領取過定期或不定期的救濟。
我國七成多殘疾人生活在農村
新華社北京5月28日電(記者衛(wèi)敏麗、艾福梅)國家統(tǒng)計局、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領導小組28日發(fā)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國農村殘疾人口達6225萬人,占全國殘疾總人口的75.04%。
調查數據顯示,在全國殘疾人口中,城鎮(zhèn)殘疾人口為2071萬人,占24.96%;農村殘疾人口為6225萬人,占75.04%。而全國人口中城鎮(zhèn)人口占42.99%,農村人口占57.01%。調查表明,大多數殘疾人生活在農村。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殘疾比例高,殘疾人口多。
調查還表明,全國殘疾人口中,殘疾等級為一、二級的重度殘疾人為2457萬人,占29.62%;殘疾等級為三、四級的中度和輕度殘疾人為5839萬人,占70.38%。
調查顯示:殘疾人的基本需求與已經提供的服務之間存在較大差距
新華社北京5月28日電(記者衛(wèi)敏麗、艾福梅)國家統(tǒng)計局、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領導小組28日發(fā)布的最新調查數據表明,殘疾人的基本需求與已經提供的服務之間存在較大差距。
調查數據顯示,殘疾人需求的前四項及比例分別為:有醫(yī)療服務與救助需求的有72.78%;有救助或扶持需求的有67.78%;有輔助器具需求的有38.56%;有康復訓練與服務需求的有27.69%。
但是,與殘疾人的需求相比,已經提供的服務非常有限。調查表明,殘疾人曾接受的扶助、服務的前四項及比例分別為:曾接受過醫(yī)療服務與救助的有35.61%;曾接受過救助或扶持的有12.53%;曾接受過康復訓練與服務的有8.45%;曾接受過輔助器具的配備與服務的有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