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特大一级大片_藏经阁试看120秒_黄色片A级免费看_操人视频在线

  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河北省邯鄲縣獨具特色"墻頭文化"展示農村新風尚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afdelivr.top   2007年01月2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石家莊1月25日電(記者王炳美)走進河北省邯鄲縣三陵鄉(xiāng)姜窯村,仿佛置身于龍的海洋:淺灰色的墻壁上一幅幅有關龍的圖畫栩栩如生,古今知名書法家書寫的“龍”字妙筆生輝。如今在邯鄲縣,像姜窯村這樣建起獨具特色“文化墻”的已有80多個村,“墻頭文化”展示出邯鄲縣農村新風尚。

    邯鄲縣是趙文化的發(fā)祥地,夢文化的“搖籃”,成語典故之鄉(xiāng),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為把這些豐富的歷史文化轉變?yōu)樘岣叽迕裎拿饕庾R的典型素材,這個縣大力推廣農村文化墻建設,以文化墻為平臺,創(chuàng)新農村宣傳和思想教育方式。

    他們以農民喜聞樂見的宣傳畫形式將縣內歷史文化繪制在村頭墻壁上,讓群眾自己去觀摩、品味、評判和感悟。黃粱夢村是夢文化的發(fā)源地,他們搜集有關夢文化的成語典故、詩詞、圖畫,繪制了百幅夢圖,建成了夢文化一條街;崔曲村是紅色文化圣地,縣里便利用能工巧匠將有關邯鄲戰(zhàn)役的英雄人物、革命故事在村街頭墻壁上繪制成圖。曾經參加過那次戰(zhàn)役的一位姓崔的老人指著正在繪制的圖畫深有感觸地說:“繪制這些圖畫,既讓村民知道了自己生活的這個地方的歷史,也讓村民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

    將傳統文化精髓濃縮為通俗警示語,是邯鄲縣農村文化墻的一個主要內容。在兼莊鄉(xiāng)王安堡村街頭墻壁上,工工整整地寫滿了“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等做人原則的“告誡警語”。

    這些警示語,句句敲打著村民的心,使村民們時時處處受教育,在心靈凈化的同時提升了自身素質修養(yǎng)。在王安堡村,原來有兩戶村民,因為一家排水要經過另一家門口引發(fā)爭吵,便誰也不理誰了。后來,“鄰里之間多諒解、關鍵時刻勝遠親”的俗語寫到了他們兩家門口,傳統文化中“和為貴”的精神讓他們漸漸消了氣,重又變成了互幫互助的好鄰居。 

 
 
 相關鏈接
· 文化部表示農村文化建設面臨五大困難亟待解決
· 貴州省"十一五"將撥4000萬建千個"農民文化家園"
· 湖南農村數字化電影放映試點工作在石門正式啟動
· 山東5月將開展“農村書屋”主題“三下鄉(xiāng)”活動
· 需要因地制宜地在農村營造健康的文化氛圍
· 山西省建立農村文化院室9248個文化宣傳隊3291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