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7日電(記者呂諾)教育部“對口支援西部地區(qū)高等學校計劃”實施5年來,對均衡東西部高等教育起到了積極作用。參加對口支援工作的高?,F(xiàn)已達到56所,其中26所受援高校發(fā)展明顯提速。
教育部于2001年起實施“對口支援西部地區(qū)高等學校計劃”,目前對口支援高校已有清華大學與青海大學、北京大學天津大學與石河子大學、南開大學與延邊大學、中國農業(yè)大學與內蒙古農業(yè)大學等26對。記者近日走訪受援高校時,各西部高校普遍反映:對口支援使各級管理人員的思想觀念和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師資隊伍建設和學科專業(yè)建設速度加快,學術氣氛空前活躍,教師教學積極性和學生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
內蒙古大草原春寒料峭時,記者在內蒙古農業(yè)大學看到,智能溫室里綠草茵茵?!斑^去我們的牧草育種工作往往到了冬天就得中止或挪到海南去?,F(xiàn)在這個溫室里可以長年育種了,也就是速度提高了一倍!”該校生態(tài)環(huán)境學院院長王明玖說:“這應該感謝對口支援我們的中國農業(yè)大學,他們幫我們建成了盼望已久的智能溫室?!?/p>
2001年,中國農大捐資100萬元,支援內蒙古農業(yè)大學草業(yè)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的重點實驗室建設,建成了這棟智能溫室。依托這一溫室,在內蒙古農大主持到的第一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冰草、苜蓿、高羊茅抗旱、耐鹽基因工程育種”項目實施過程中,兩校科技人員緊密合作,在研究技術、方法上廣泛交流,取得了良好成效。
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副校長李金泉說:“5年來,中國農業(yè)大學選派了不少專家學者和優(yōu)秀骨干教師來我校任教,支持我校學科建設與科學研究,指導教學改革及課程建設,幫助我們培養(yǎng)師資,雙方在教學科研很多領域加強了交流與合作。中國農大陳章良校長等年輕領導干部開闊的國際化視野、先進的辦學理念,都給了我們很多啟發(fā)。在中國農大的有力支持下,我校進一步明確了定位和辦學指導思想,改革、建設的步伐逐步加快,辦學條件明顯改善,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
據(jù)教育部統(tǒng)計,對口支援工作開展5年來,支援高校派到受援高校任教教師達520多人次,選派干部到受援高校掛職鍛煉40多人次,接待受援高校掛職干部70多人次,接收受援高校保送碩士生400多人、博士生70多人、本科插班生880多人,進修、訪問學者及短期培訓近700人次,在受援高校舉辦文化交流、報告會、講座等600多次。支援高校向受援高校提供了援助資金500多萬元、圖書近15萬冊、價值近1300萬元的儀器設備2500多臺、價值1億多元的軟件28套。雙方密切合作,共同承擔了幾十項省級、國家級科研項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