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地震發(fā)生后,四川省寶興縣國土資源局干部職工與省國土資源廳、省工程地質勘測院、中國地調查局成都地調中心的近50位專家,立即對全縣各鄉(xiāng)鎮(zhèn)地災隱患進行應急排查。截至25日凌晨1時記者發(fā)稿時,專家組共排查地災隱患點67處,其中39處為新排查出的隱患點。目前,地質災害造成2人受傷,經濟損失611萬元。
寶興縣地處崇山峻嶺之中,冷木溝和教場溝將縣城夾在中間。冷木溝長達10公里,教場溝也有四五公里長。記者在冷木溝溝口看到溝里散布了很多震落的巖石,還有泥土滑坡的堆積物。專家指出,雖然目前溝里的水流并不大,一旦下雨,聚水能力就會很強,極易引發(fā)地質災害。2012年8月一次暴雨,冷木溝就曾發(fā)生泥石流災害,治理工程實施不久就發(fā)生了地震。四川省地礦局巡視員范崇榮說,地震造成很多危巖體崩塌,如遇強降雨,極易引發(fā)泥石流災害,將會給寶興縣城帶來巨大災難。因此,這兩條溝應立即啟動應急工程治理。
據了解,汶川“5·12”特大地震后,經專家排查,寶興縣共有地災隱患點242處。四川廳地質環(huán)境處副處長王軍介紹,寶興縣地災隱患具有點多面廣、成災規(guī)模大的特點,防治任務艱巨。地震使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遭到較大破壞,地災隱患點監(jiān)測工作難以落實到人,應盡快完成全縣地災隱患排查,特別是道路兩旁危巖體的排查和居民安置點的危險性評估,及時采取避讓或工程治理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