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部門綜合各方面情況分析認為,今年全省備春耕生產遇到的困難和壓力近年最大,為確保打好備耕生產第一役,為全省糧食增產增收奠定堅實基礎,黑龍江省確定部署了提早動手、結構調整、科技保障、防災抗災等多項措施,積極應對。
去年9月至今,黑龍江省降水明顯偏多,平均降水量達到201毫米,平均積雪達到23.9厘米,均居1961年以來的第一位,全省34個縣(市、區(qū))土壤偏澇,除澇播種任務艱巨。加之去年秋整地有效時間短,致使今春整地任務重,大大增加了適時早種的難度;去秋在嚴重濕澇條件下搶收快收,造成部分田間道路和水田基礎設施破損,也加大了今年備春耕的壓力。此外,據省氣象部門預測,今年全年氣溫接近常年略高,總體氣象條件有利,但夏季局地有階段性低溫和洪澇等災害,成為再奪農業(yè)豐收的潛在威脅。
當前距春耕生產只有一個多月時間,日前召開的省委農村工作會議要求各地各部門必須把春耕生產和全年氣象的形勢把握準、估計足、研究透,提早抓好各項工作準備,確保春耕生產高質量。今年備春耕期間,全省計劃新增農貸規(guī)模60多億元,涉農金融部門應加快農貸下擺進度,滿足春耕生產資金需求。生資部門要加快組織農資貨源,并加快下擺。3月底前,備春耕生產資金要全部落實到位,種、肥、藥、膜等各類農資下擺到戶,從資金和政策支持上促動農民提早動手備春耕。春耕前,全省要完成500萬人次培訓任務;新建水稻智能化催芽車間100個以上。堅持抗災保種,加快春整地進度,對明水多的低洼地塊,采取挖排水溝、積水坑、用泵強排等措施搶排田間積水,加快土壤散墑;充分發(fā)揮大機械作用,縮短播期,確保各種作物都種在豐產期。
據悉,今年全省在穩(wěn)定糧食種植面積的基礎上,將繼續(xù)優(yōu)化種植結構,增加玉米、水稻兩大高產高效作物面積,向結構調整要產量、增效益,力爭兩大作物播種面積分別達到1億畝和5800萬畝。(張振立 記者張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