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政審批、政務公開、公共資源交易3項工作為著力點,沈陽市深入推進行政體制改革,10年削減行政審批項目1119個,構建起覆蓋全市的政務服務體系,讓職能科學、結構優(yōu)化、廉潔高效的政府服務成為百姓真實可感的便利。
行政審批“瘦身”是政府效能“提速”的起點。以科學合理、簡政放權為前提,10年間沈陽市8次集中清理行政審批項目,使市級政府部門行政審批項目由原來的1229項削減至目前的110項,削減幅度達91%。沈陽不僅是全國審批事項較少的城市,還是較早嘗試“市區(qū)融合”政務服務中心建設的城市之一。目前,全市已建成1個市級審批服務中心、5個分中心、17個區(qū)縣級審批服務中心和215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基本實現(xiàn)了行政審批服務的全覆蓋。近10年來,市區(qū)兩級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累計受理各類審批事項474.2萬件,辦結率達99.9%,承諾事項平均審批時限均不到5個工作日,即辦率由原來的18%躍升到83%。為更好地服務群眾,沈陽市還推出“批管分離”舉措,全市39個具有行政審批職能的政府部門全部成立審批辦公室,并整建制進駐審批中心、封閉式運行,使“一個窗口受理、一個處室審核、一個領導簽字、一個公章辦結”的規(guī)范流程得以落實。
沈陽市不斷加大政務公開力度,創(chuàng)新公開載體,及時主動向社會公開政務信息和便民信息,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圍繞社會熱點問題,召開新聞發(fā)布會、聽證會、論證會百余次,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確保決策醞釀、實施和結果公開透明;啟動校務公開和院務公開試點,積極推進面向群眾的辦事公開;加強基層政務服務,規(guī)范辦事項目和流程。如今,政務服務中心、全民全程代辦服務窗口(點)遍布全市,市民不出社區(qū)、農(nóng)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政府的高效服務。
為打造規(guī)范高效的交易環(huán)境,沈陽市組建起全省首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政府采購、建設工程招投標、土地交易、產(chǎn)權交易等部門統(tǒng)一進場、規(guī)范交易、專業(yè)管理。為規(guī)范招投標代理機構行為,在全國率先通過搖號方式選取政府投資項目招標代理機構,同時推行“三表三制”規(guī)范入場機構和入場行為并全程監(jiān)督,切斷招標人與代理機構之間的私下交易途徑。平臺啟用4年來,累計成交項目11445個,成交總額達3140.2億元。(記者張艾陽 金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