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電闌尾、竹子做的汽車、猶如通心粉一般的沙發(fā)……“十一”長假,正在舉辦“北京國際設計三年展”的國家博物館成了旅游熱點,無論是北京人還是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都被2000余件創(chuàng)意作品帶入了一個奇妙世界。
“快來看竹子汽車!”剛走進國博二層,10歲的小學生翟浩杉就被迎面擺放的竹身電動車吸引,“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汽車,真有意思?!毙〖一锱d奮地舉起相機,咔嚓咔嚓地照個沒完。
“北京國際設計三年展”共有五個分主題,分別是:“創(chuàng)意聯(lián)結(jié)”、“知竹”、“理智設計情感”、“混合現(xiàn)實”和“可能的世界”。其中,“知竹”展廳里展出的作品是以最具東方情調(diào)的竹子為原材料制作的,而這輛由電瓶車改造的竹身電動車一亮相便得到了觀眾的喜愛。
據(jù)了解,竹身電動車車身通體由竹編工藝制成,竹子重60公斤,車速最快為每小時50公里,當與行人發(fā)生碰撞時,車身會變形,可以確保行人的安全。今后,這種竹身電動車可以在市中心、名勝古跡和主題公園等處使用。
在“可能的世界”展廳,北京工業(yè)大學大三學生黃權琳和兩位同學被無數(shù)的“假如”驚呆了:假如信息可以通過牙齒接收,那會是什么樣?假如地球能量可以進入客廳,那會是什么樣?假如人體能發(fā)電,那會是什么樣?……認真看完每一件作品后,她們贊嘆不已:“只要敢想,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p>
相比其它幾個展廳,“可能的世界”稱得上是爭議最大的展覽,探索了轉(zhuǎn)基因、器官移植、納米技術和核物理等前沿科技對未來生活的諸多可能性。
“雖然有的設想現(xiàn)階段還實現(xiàn)不了,但多年以后,說不定它就能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秉S權琳說。
據(jù)了解,自9月28日開展以來,每天都有上萬名觀眾來參觀“北京國際設計三年展”,大大超出了主辦方的預期。該展覽將于10月17日結(jié)束,在此之前,觀眾可以憑有效證件免費參觀。(記者 賈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