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5日零時起,北京市正式供暖,超過4.5億平方米居民供熱面積家家室溫需達18℃。市、區(qū)兩級政府供熱部門、供熱企業(yè)11月15日將入戶巡檢、抽測,因供熱單位原因導致居民室溫不達標,供熱單位需退供暖費。
98%供暖面積11月7日已暖
截至11月13日晚,全市鍋爐點火率已達99%,98%的供熱面積已暖,延慶、平谷、順義、房山等區(qū)縣的居民甚至從11月7日試供暖開始,就家家有暖氣。
目前,全市供熱情況穩(wěn)定,未發(fā)現集中供不上熱的情況,局部出現的供熱事故以及部分居民家中熱度不夠的情況,相關部門和供熱單位正抓緊搶修和調節(jié)。
據市供熱辦透露,由于居民欠費等供暖糾紛,全市仍有兩家供熱單位11月14日尚未啟動試供暖,服務的供暖面積在城區(qū)。市供熱辦已介入協調,努力促使其11月15日起供熱,確保居民不挨凍。
老舊小區(qū)也要達到18℃
2010年北京市提出了在正常天氣下,居民室溫應達到18℃的新標準。
根據新版供熱合同的約定,室外日平均氣溫在-9℃以上時,符合現行國家住宅設計規(guī)范的居民建筑用戶室溫應達到18℃。
未經建筑圍護結構改造或供熱系統(tǒng)改造的老舊小區(qū),當室外日平均氣溫在-7℃以上時,臥室、起居室溫度不低于18℃,當室外日平均氣溫-7℃以下、-9℃以上時,臥室、起居室溫度不低于16℃。
市供熱辦表示,標準室溫指的是臥室和起居室,廚房、衛(wèi)生間的溫度并未統(tǒng)一規(guī)定。
17條區(qū)縣供暖熱線11月14日開通
市各區(qū)縣供暖服務熱線11月14日起24小時開通,接受市民的投訴、報修和咨詢。由于北京市行政區(qū)劃的調整,原崇文和原東城用戶供暖熱線合并為一條,原宣武和原西城用戶各用一條熱線,因此本采暖季,區(qū)縣供暖服務熱線共有17條。
試供暖期間,全市共接供熱咨詢電話達9029個,其中約63.6%是咨詢鍋爐點火問題。本采暖季,全市所有供熱單位均設立24小時服務熱線,接到用戶報修1小時內回復,室溫不達標,6小時內必須入戶測溫、調節(jié)和檢修。
供暖期間,市供熱辦將與氣象部門嚴密監(jiān)測氣溫,如遇極端低溫或惡劣天氣,將及時發(fā)布預警,啟動應急預案,確保供暖安全穩(wěn)定。
5家室溫檢測機構確定
如經檢修,居民室溫超過24小時仍未達標,供熱單位需按比例退還供暖費。本采暖季,北京市首次引入第三方室溫檢測機構。11月14日,經市質量監(jiān)督部門認定的首批五家第三方室溫檢測機構2010年冬季將承擔起室溫是否達標的“判決”,這五家室溫檢測機構是北京節(jié)能環(huán)保中心、北京市煤炭節(jié)約辦公室節(jié)能監(jiān)測站、北京市建設工程質量第一檢測所、北京市建設工程質量第四檢測所、通州區(qū)節(jié)能監(jiān)測站。
市供熱辦表示,造成居民室溫不達標的原因包括室外溫度過冷;居民拆除、移動、封裝、改變散熱器;供暖單位供暖能力不足等。發(fā)現居民室溫不達標,供熱單位應及時解決,只有雙方糾紛無法解決時,才會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判定。
北京市將對基本檢測費用統(tǒng)一定價、合理收費。據透露,經過對稅費、檢測人員工時費、檢測設備折舊費、管理費等成本進行測算后,基本檢測費每次將在600元左右。城區(qū)居民盡量選擇距離自家較近的機構測溫,這樣將只收取基本檢測費,但如果是遠郊區(qū)縣的用戶,測溫費用則還需參考打車費加收交通費。此外,如別墅或超大戶型測溫,基本檢測費將由雙方約定。為方便居民,北京市有關部門也在積極推動認定工作,今后每區(qū)縣都有望擁有經認定的第三方室溫檢測機構。
熱計量11月14日抄表
11月14日,負責小屯西路附近小區(qū)供暖的金房暖通公司的工作人員,手拿“手抄表”走進安裝熱計量收費裝置的居民樓,在樓道里一轉,同一層用戶的熱用量就通過無線傳輸裝置顯示在手抄表上。隨后,工作人員又打開總表,記錄下整棟樓的數據?!坝妹繎舻臒崃砍哉麠潣堑目偀崃?,然后按照這個比例分攤用熱量。”工作人員解釋。該小區(qū)2009年曾試點過熱計量收費,按標準室溫18℃計算,一采暖季,熱計量收費比按面積收費每平方米能節(jié)省幾元錢。
本采暖季將實行熱計量收費的約1200萬平方米供暖面積11月14日均進行了首次抄表,確定計量基準,采暖季結束時,供熱單位將依據最后抄表數據,確定居民用熱量。采暖季中,各供熱單位還需每周至少抄表一次,在確定熱計量裝置正常運行的同時,定期告知用戶用熱量和熱費情況,提醒用熱較高的用戶注意節(jié)能。
2010年熱計量收費試行期間,居民熱費將就低不就高,不會高于往年按面積收費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