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震后學?;謴椭亟üぷ鳌:\濤、溫家寶等中央領導多次對地震災區(qū)學?;謴徒ㄔO工作作出指示,明確要求,今年年底95%以上的學生都能在永久性校舍學習,要將學校建成最牢固、最安全、家長最放心的地方。眼下已是歲末年關,災區(qū)的校園重建,師生的教學、生活狀況,一直是中央領導和全社會牽掛的大事。
12月16日至17日,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委托,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袁貴仁一行赴四川省調研教育系統(tǒng)災后重建工作,考察了北川中學、北川擂鼓八一中學、安縣秀水二小、成都石室白馬中學、彭州市職業(yè)中學和都江堰市北街小學等學校重建及新校舍運行情況,看望遇難教師家屬、受傷教師,對奮戰(zhàn)在恢復重建一線的廣大干部職工表示慰問。
四川省委、省政府堅持把學校重建工作擺在優(yōu)先位置,調整資金安排,加快重建步伐,各項工作進展順利,中央確定的“今年年底95%以上的學生都能在永久性校舍學習”的目標可以全面實現(xiàn)。截至12月10日,四川省國定39個重災縣累計已開工建設學校2954所,占需恢復重建學校3002所的98.40%;省定12個重災縣累計已開工建設學校983所,占需恢復重建學校995所的98.79%。同時,對重建尚未完成的109所學校制定了“點對點”的學生安置工作方案,采取使用原有部分安全校舍和竣工校舍,借用技工校、農校、青少年活動中心,以及調劑使用機關用房、企業(yè)和社會培訓基地等方式,確保明年春季開學所有學生都能告別板房。
在恢復重建過程中,四川省始終堅持把建設標準和工程質量放在突出位置。各級政府都建立了多部門共同抓好重建學校建設質量的工作機制,切實把好前期工作質量關、建筑材料質量關、工程施工質量關以及竣工驗收關。省教育廳成立若干工作組,重點對建設標準執(zhí)行、建設質量以及建設進度等開展經(jīng)常性的督促檢查,以確保把學校重建工程建設成為“精品工程”。
北川中學在地震中受災極重,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親臨學校,關心著這里的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工作。援建方中國僑聯(lián)邀請香港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及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等共同參與,先后經(jīng)過12次集體論證,形成最終設計方案。施工單位選擇了建設能力過硬、榮獲“抗震救災英雄集體”稱號的中鐵二局。如今,宿舍樓的主體工程將完成,3棟教學樓也將封頂。預計到2010年7月31日,北川中學將試運行并完成移交工作,建成后可容納5200名學生就讀。受災嚴重的北川擂鼓中學在濟南軍區(qū)援建下,新校舍已經(jīng)全面投入使用,學生搬進了現(xiàn)代化的教學樓,住進了寬敞明亮的宿舍。學校按42個教學班規(guī)劃,擂鼓、曲山等三鎮(zhèn)兩鄉(xiāng)的學生都被吸納進來。同時,學校加快軟件建設步伐,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山東安排了5名優(yōu)秀教師支教,四川9名大學畢業(yè)生來校當上特崗教師。學校還通過送出去培訓等方式,大力提高教師隊伍整體水平。
調研過程中,袁貴仁強調,一定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確保學?;謴椭亟ㄟM度,確保工程質量,同時盡快完善各項配套設施,確保學校正常教育教學活動以及師生的生活工作條件。袁貴仁特別指出,在圓滿完成硬件建設的基礎上要更加注重軟件建設,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通過支教、選派特崗教師以及培訓進修等方式,提高教育質量,確保教學水平。
四川省副省長黃彥蓉,教育部黨組成員、部長助理吳德剛,以及教育部有關司局、四川省有關方面負責人一同調研。(記者 余冠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