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將在建設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綜合交通體系中擔責任作貢獻
高交會論壇數說鐵路節(jié)能減排和發(fā)展
“請陸副部長談談鐵路在節(jié)能減排上的作為!”“請問,鐵路電氣化的發(fā)展會是怎樣的趨勢?”11月17日下午,深圳第十一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中國國際節(jié)能減排和新能源論壇尚未開壇,鐵道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陸東福就成為眾多媒體追蹤的對象,記者們一個接著一個采訪提問。
伴隨著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當資源消耗、溫室氣體排放已威脅人類生存條件時,節(jié)能減排成為社會和諧發(fā)展的重要成因。鐵路作為低成本、低能耗、效率高、資源占用少、環(huán)境污染小的綠色交通工具,正成為全球各國積極發(fā)展的基礎設施之一。
陸東福用數字闡述中國鐵路在節(jié)能減排降耗上的優(yōu)勢:鐵路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是飛機、汽車的1/6、1/3~1/20,貨運汽車有害氣體的排放量是內燃牽引鐵路的50倍;鐵路、航空、公路運輸中交通事故和環(huán)境污染等外部成本分別為1.9%、6.1%和91.5%;電氣化列車運行幾乎沒有污染,京津城際CRH3型動車組一個單程人均耗電僅1.5度,單位能耗是波音747飛機的3%、是私人汽車的20%;鐵路建設占用的土地是4車道高速公路的1/2,完成單位運輸量所占的土地面積是公路的1/10……
被翔實的數據所吸引,論壇的聽眾席上,人們迫不及待地記錄著每一組數字:中國鐵路用交通行業(yè)1/10左右的能源完成全社會近40%的運輸量;通過現代科技成果在客運高速化、電氣化,貨運大功率機車牽引重載化、集裝箱運輸多式聯運物流化的廣泛應用,2008年,鐵路運輸收入每萬元標煤單耗比2005年下降了31.7%,化學需氧量排放降低了15.6%;在鐵路建設中,提高橋隧比例,采用無砟軌道,發(fā)展電氣化線路,每萬公里客運專線可節(jié)約土地50多萬畝,少開采優(yōu)質道砟5000多萬立方米;京滬鐵路電氣化改造后,每年減少石油消耗75.6萬噸,減少二氧化硫、煙塵、氮氧化物排放2479噸、12118噸、14726噸。
翔實的數字,精確的計算,令在場的人群情激動。陸東福進而向與會者介紹鐵路建設前景和科技新成果:到2012年,中國鐵路營業(yè)里程將達到11萬公里,復線率和電氣化率分別達到50%,時速200公里及以上客運專線及城際鐵路里程達到1.3萬公里,快速客運網將銜接省會和地區(qū)主要城市,覆蓋全國近90%的人口,人便其行、貨暢其流。廣泛運用科技節(jié)能減排新成果:高速動車組普遍采用再生制動技術,電氣化鐵路推進直供饋電技術,電力機車實行交直交技術,更節(jié)能節(jié)電;客貨樞紐、綜合車站建設大量采用地源熱泵、三聯供熱泵、太陽能等新能源技術;推廣中水利用和節(jié)能光源;鐵路沿線推廣恢復、再造植被、林帶新技術,廣泛采用軌道結構減振和聲屏障新材料、新措施,客車廢棄物統(tǒng)一收集處理,新型動車組全面采用集便設施,實現零排放;廣泛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客運專線調度指揮實現實時追蹤、集中控制、智能決策;客票聯網異地售票逐步向電子客票、多式一卡通發(fā)展……(記者 劉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