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碳封存領導人論壇”部長級會議11日至14日在英國倫敦舉行,參加會議的中國科技部部長萬鋼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二氧化碳不是廢氣,應當作資源來利用。”
面對備受關注的主要溫室氣體——二氧化碳,中國采取了一種更為辯證的看法,有心在二氧化碳應用方面下大功夫。萬鋼介紹說,二氧化碳的應用可以是多方面的,目前中國已有北京高碑店熱電廠將捕獲后的二氧化碳用于保鮮,河北新奧集團用其來培養(yǎng)海藻,中石油則利用二氧化碳來驅油,還有一些研究項目試圖利用二氧化碳來中和鹽堿地。
萬鋼還表示,此次前來參加會議的各國部長對胡錦濤主席在聯(lián)合國氣候峰會上的講話高度重視,高度贊賞,認為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自2007年以來,中國政府僅在氣候變化應對行動方面的科技投入已達100億元人民幣。目前中國的太陽能產能位居世界第一,風能雖然目前暫居第四,但到今年年底,其裝機容量將達世界第二。中國發(fā)展新能源的瓶頸目前主要是如何將風能及太陽能并入主電網的問題。
萬鋼強調,應對氣候變化,開發(fā)新技術要走市場化的道路。目前中國已經找到了一些方法,他相信在國家支持、政府支持、全民支持的條件下,在科技人員的努力下,并充分發(fā)揮企業(yè)的主體作用,中國在新能源的開發(fā)上,一定能夠發(fā)現(xiàn)和找到新市場。
本屆“碳封存領導人論壇”部長級會議的主題是重視發(fā)展及商業(yè)化利用“碳捕捉與儲存(CSS)”技術,以應對氣候變化。CSS技術是指通過碳捕捉技術,將工業(yè)和有關能源產業(yè)所生產的二氧化碳分離出來,再通過碳儲存手段,將其輸送并封存到海底或地下等與大氣隔絕的地方。目前,CSS技術尚未成熟,仍處于研發(fā)階段。
英國能源和氣候變化大臣埃德·米利班德在會議開幕式上說,氣候變化是全球各國共同面對的嚴峻問題,而CSS技術對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具有重要意義。這次會議如果能在碳封存方面達成共識,將有助于年底在哥本哈根舉行的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有關減排的國際協(xié)議。
中國科技部部長萬鋼在會議上發(fā)言說,中國政府認為應該通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發(fā)展新能源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等途徑來應對氣候變化。
美國能源部部長朱棣文在發(fā)言時稱,中國、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印度等煤炭大國,占有世界已探明煤炭儲量的四分之三,這些國家短時間內不可能放棄煤這種能源形式。